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的方法探究
范文

    陈立军

    摘要:在对科学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逐渐形成勇于进行创新的态度,产生热爱自然以及环境的情愫,珍爱生命、保护自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关注。同时在其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元素,有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品德,积极克服困难,尊重他人,也有勇气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178

    引言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开设小学科学课程,主要就是通过这样一门集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为一体的课程,充分发挥“立德树人”教育作用,从小培养学生科學素养,提升其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日后学习打好基础。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涵盖了丰富内容,其中不仅有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还涉及到了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需要科学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这些知识价值,创新教学模式、内容、手段,结合互联网+,创设出良好的小学科学教学环境。

    1科学的概念

    一般定义,科学(science)就是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根据这一定义可知,科学与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技术的根本职能是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利用,即设计、制定用于生产、运动、科研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科技重在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实际问题,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科技是可以独立于科学而发展的,如指南针的发明。其联系是,科技可以在科学的基础上发展,可以把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科学理论的发展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

    2在实践中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2.1开展科学实践辅导

    科学实践是小学生获取并提高科学素养的最好的途径,但科学实践不是蛮干,应该在科学专职教师的辅导下,按计划开展,有目的开展,有序开展,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因此,学校设置科学实践辅导制度规程,并指定专业辅导教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情况进行精准指导,是小学生科学实践有效推进的基本保障。

    2.2提倡科学技术发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素养提高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即把科学知识、科学理论变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技术,极大地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廉价便利的文字书写载体,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家顺利进行环球旅行和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技术条件,火药的发明为人类开山修路、征服自然和促进军事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学习四大发明历史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增强科学技术发明的信心和动力,从小培养小学生攀登科学技术创新高峰的思想欲望和意识,是科学技术发明应有的心理素质,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就等于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了一颗发明创造的种子,而且这个种子迟早会发芽成长的。

    2.3巧用身边之物,加强实验的可见度

    学生对许多科学概念和规律的认识,感知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而实验是感知的一个重要手段,实验可见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概念、规律的建立、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五年级科学下册《给冷水加热》一课中,安排了“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塑料在变热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现象,由于塑料袋弹性较小,加之又是透明的,不易密封等原因,实验的可见度和实验效果都很不明显于是,我把塑料袋换成“彩色的小气球”,由于“彩色的小气球”弹性好,易膨胀,易收缩,又是彩色的,还容易密封,实验效果大大增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水在变热的同时,体积变大了,还浮在水面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这一课中,提到了一滴水也是放大镜,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我准备了粗细不同的铁丝和水,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水”的放大镜,学生的兴趣盎然,比比谁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2.4在课程中增加互联网技术

    在小学科学活动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体现了非常巨大的优势,其一,能够为教师开展周期较长的探究活动提供足够支持,利用软件应用与云端服务,实现了将植物成长过程进行真实上传。其二,在该技术下,极大的提升了课程教学效率,省去了一些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复杂过程,促使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培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上。其三,建立在物联网技术上的科学活动,构建了更加开放、共享的学习空间,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与互动。其四,通过该平台上的动态评价,教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有利于提升学生科学探究实效性。物联网技术与小学科学活动的融合,不仅构建了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促使科学知识更加动态化展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结束语

    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所以,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德育教育工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小学生能够实现健康成长,与科学知识教育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德育元素的融入也促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勇敢地对自然进行探索,对生命的奥妙进行感知,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其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银北海.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16.

    [2]王彦飞.加强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 促进科学实验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81.

    [3]张文华.天津科学技术馆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发与设计[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3(06):449-45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