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路径探讨
范文

    郭友根

    摘要: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企业更注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过硬、爱岗敬业的员工成为当前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是连接企业与教育的窗口,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如何在高职数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笔者主要通过研究高职数学教学与工匠精神融合的积极意义,并着重分析了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望可以优化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学教学;工匠精神;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101

    引言

    高职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几乎是所有的专业的必修课,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下诞生的重要精神武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将其科学合理地引入教学领域,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所以,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工匠精神的本质与内涵,致力于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教学融合策略,稳步推进工匠精神踏入高职院校的进程,实现高职数学教学与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旨在焕发数学教学的活力,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果,最终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

    一、高职数学教学与工匠精神融合的积极意义

    工匠精神是指,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举止,是一种职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上,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对于优化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主要从以下几点得以彰显:

    一是工匠精神可以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利于提升高职生的课堂注意力。敬业是一种精神状态,即从业者全身心的投入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并做到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让广大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作用,让他们也尽情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學习中,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培养他们认真、严肃,不怠慢的学习态度,实现他们的全方位发展。

    二是工匠精神可以培养高职生的精益精神,有利于提升高职数学教学的效率。精益是指,对自己的产品精心雕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对数学公式及原理反复进行雕琢和研究,旨在掌握数学的本质和精髓。

    三是工匠精神可以培养高职生的专注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专注是指,遵从于内心的想法,几十年如一日地去付诸于实践,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和优势,从而成为某一行业的佼佼者。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培养学生耐心、坚韧、执着的精神品质,使他们醉身于数学的海洋里,最终可以将数学玩出花样,玩出心得。

    四是工匠精神可以培养高职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打造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创新是指,突破传统的框架,变革和发展新的内容。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让教师充分发散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不断丰富和创新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生呈现缤纷多彩的课堂教学,优化高职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高职数学教学受困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氛围枯燥乏味

    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提升自身的就业率,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数学公式和原理进行机械化的记忆和背诵,这极大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解放数学课堂,很容易形成单一、枯燥、沉闷、乏味的学习氛围,更不用提在其中融入工匠精神,大大降低了高职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不够深刻,整体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较差。

    目前,我国整体高职教育的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不够深刻,再加上他们的数学教学能力存在缺陷,根本无法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更不用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数学素养,由此可知工匠精神与高职数学课堂的融合之路仍然漫长。

    三、高职数学教学与工匠精神融合的具体举措

    1、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领路人职责,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课堂引导工作在整个课堂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领路人的作用,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作用。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列举名人大家的事迹,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精神,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2、教师应该因材施教,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

    教师应该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借助多种教学模式,并根据高职生的性格特征展开个性化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案例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因材施教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重新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为学生打造缤纷多彩的课堂。

    3、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做好课堂反馈工作

    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做好课堂反馈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型教学工具,如:图片、文字、PPT、微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课堂的乐趣,并及时根据学生的线上反馈作出相应的解释,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刨根问底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师在讲解空间几何有关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三维的空间几何图形,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认知,使他们愿意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不断增进高职学生对数学本质的了解,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提升其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积极顺应教育改革的具体表现,是十分有必要的举措。高职院校应该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意识到各大企业需要的是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接着推出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让广大数学老师可以尽情发挥光和热,不断创新和变革教学模式,为高职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积极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高职毕业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瑞荣.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2):152-154.

    [2]熊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24):76-81.

    [3]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1-9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