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范文

    冯兴敏

    摘要:有效提问的教学方法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师打造高效教学课堂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将有效提问的教学方法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能够有效的将有效提问教学方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有效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现状和特点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性提问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372

    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看似简单的提问,却能轻而易举的对课堂氛围、课堂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汗说过:“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从某种程度而言,提问能够有效的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什么问题、怎样发问、提问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等一系列的内容,都是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所要考虑到的。因此,本文将以提问为重点,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创设情境,趣味引导

    好的课堂一定是充满着愉快的气氛的,积极的课堂气氛表明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实践证明,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相反,在紧张、压抑的条件下,学生就会消极、甚至逃避回答问题。这说明教师们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注意发问的方式,哪怕是相对陈旧一点的问题,也一定要从新颖的角度去提问,力求新颖才能真正地激发兴趣,才能真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问问题最忌平平淡淡,老调重弹。

    例如:讲授二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葡萄沟》时,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下面让老师当一回导游,带同学们去葡萄沟旅游一番。这时候,同学们都会对葡萄沟这个相对陌生的地方充满兴趣与好奇心,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然后再要求同学们朗读《葡萄沟》,边阅读边思考老师的问题,这时课堂气氛还沉浸在“准备出发旅游”的愉快氛围之中。我觉得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过分活跃,不自觉出现各种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循循善诱,启发提问

    启发性的提问能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然后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究、解决问题。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却在于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使他们自觉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思维活动。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故意装糊涂地问道:“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啊?”此问题一提出,学生绝大多数就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于勒,课文的标题就是我的叔叔于勒嘛。”这个时候老师并不急着下结论,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问下去:“这么说,塑造菲利普夫妇,就是为刻画于勒这个人物服务的吗?他们是次要人物?”此时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老师仍装糊涂,又问:“写于勒是为了揭露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又刻画了菲利普夫妇,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这两种人都用一样多的笔墨去写,表现了两个主题,所以,他们都是主人公,对吗?”提到主题,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揭露资本主义金钱的罪恶,所以到这个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菲利普夫妇才是作品真正的主人公,而于勒只是一个线索人物。整个分析过程,教师只是旁敲侧击起引导作用,对文章的理解则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来完成的。这样循循善诱,启发提问,不仅使学生能学习到课文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对文本综合分析、理解的能力。启发式提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情景式启发提问、推理式启发提问等方法,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原则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能力的目的。

    三、兴趣激活,兴致盎然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最大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兴趣。课堂的提问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必定会有学习的动力,这是课堂教学能否提高效率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材,聯系学生实际的心理特点,提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在课堂实际操作的时候,要想提出有趣味的问题,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能与时代脱节,要追上时代的步伐,充分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再结合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提问的时候,语言一定要新颖,具有趣味性。学生未必对老师所有的提问感兴趣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提问的问题进行“时髦的”包装,用新颖、趣味的语言来进行提问,力避陈词滥调。

    (三)要联系实际来提问。学生的生活阅历、生活体验千差万别,教师就要根据自己对每个学生的了解,针对具体情况来进行重点指导,再加以趣味性的语言,这样的提问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水平。

    总结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说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问题的性质和提问的方法中看出来”,提问环节不仅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掌握提问的艺术,更要准确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以此来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海德尔曼著.刘运阁译.课堂形体语言的魅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1 5.

    [2]李建新.刍议课堂提问的艺术[J].江西教育科研,2000,(5):40-42.

    [3]鲁志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评价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2005,(8):69-7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