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STEM的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研究
范文

    曹卜丹

    摘要:STEM教学提倡的是跨学科教学,将科学知识及自然知识等进行结合,以便于帮助学生更连贯地了解所学知识。想要发挥A-STEM教学的优势,就需要教师注重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建信息化的小学科学A-STEM教学,从而促进A-STEM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STEM教学;小学科学;信息技术;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059

    引言

    我国的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基础科学教育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部认识到发展STEM教育的必要性,然后发布了许多实施STEM 教育的政策文件。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基础科学的STEM 教育,已成为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顺应国家战略,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开展STEM 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STEM 引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STEM 是多门学科的结合,即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把这些学科进行融合,突破学科的界限,可以产生较多的融合契机,促使学生思维灵活转动,延伸学生知识面。小学科学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同时为学生多门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科学课内容比较多,不只是包含地理和生理等知识,还包含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等知识,加深学生对STEM 教育思想的掌握,最为关键的是,启蒙学生学习技能与科学素养,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巧妙融合理论与实践。

    二、STEM引入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相关策略。

    1、教材的合理选择。

    对于小学科学教材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情况以及认知来考虑。同时也要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来考虑。这样才可以使小学科学的教材更加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不会使其感觉科学课学起来十分吃力,同时又可以与学校的实验室做到有效的适应,让每一节科学课都可以走进实验室,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奥妙的领略,同时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教材的合理选择一方面可以参考教科书,另一方面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相关素材,再结合小学生这个特殊时期特点,制作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的教材,这样合理选择教材,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进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对问题进行估计和猜测。

    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或者在学生开始作业的练习之前,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估计和猜测,引导学生对小学科学问题及解答进行安排。在学生已经对结果实现了正确的回答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已经熟知的事物进行比较。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实现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悬念,让小学生在进行自主的推理与判断,在得出结果之后进行验证等过程之中实现对科学认知的良好构建,使其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问题技巧都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提升。问题情境的构建既可以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又可以实现对小学生科学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综合素养的良好培养,对小学生以后的科学学习和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STEM 和科学课的融合过程中,要创设轻松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知识存在一定的融合特征与延伸特征,老师要广泛地采集学习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引进教学信息,完成 STEM 与科学课的融合。在《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点燃蜡烛,之后使用杯子将蜡烛罩住,學生会观察到蜡烛迅速熄灭。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点燃的蜡烛被杯子罩住后,为什么会出现熄灭的现象?学生热烈地讨论着:一些学生认为,蜡烛和空气脱离,无法在缺氧状态下继续燃烧;一些学生认为,蜡烛燃烧受到氧气因素影响, 但是空气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物质,起到助燃的作用。接下来,老师设计科学实验,引导学生真切地看到现象变化,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其间涉及技术与社会等领域,彰显了学科融合的思想。

    4、精心挑选内容,整理教学思路。

    科学教材内容相对丰富,老师要明确取舍思想,筛选与优化教学内容,巧妙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实现多元化衔接。科学课与工程以及数学等存在较多接轨点,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有较大价值的内容,促使学生科学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在《热的传递》教学过程,老师给学生展示对应实验:在一个铁块上涂抹一层蜡, 通过酒精灯加热铁块,铁块上的蜡是否完全融化? 学生给出不同的意见。之后,老师开展实验,随着时间的流逝,铁块上涂抹的蜡完全融化。老师将此视作前提,给学生讲述热在固体中传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热传递的认知。接下来, 对教学内容进一步挖掘,安排学生思考热在液体上的传递过程,由此,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思考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或者给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等,观察水变化特点,检验好仪器中水的温度。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会自主地运用工程、技术以及数学等知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5、联系实际生活,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产物,不管是哪门学科、哪些内容,老师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树立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怎样搭配食物》的教学中,老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食物金字塔”,利用信息技术呈现金字塔的形状和具体内容,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然后,安排学生设计健康的食谱,小组讨论怎样搭配食物是最为科学与健康的,结合具体情况设计好食谱,制定食谱落实计划。学生在讨论环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思考与内化,构建了系统化的科学框架,提升了小学科学与STEM 融合的实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STEM 与科学课教学融合的过程中,老师要立足学生现有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STEM 与科学课程融合体系,挖掘两者融合的关键点,增强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将科学课程的整合与改革落到实处,以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军粉.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1):139.

    [2]史亚琴.STEM 与科学课教学融合分析[J].课程探讨,20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