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语文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试析
范文

    陈康慧

    摘要: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被要求要有大胆的思维,新颖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敢于创新。除此之外,还要教育自己的学生敢于创新,学习创新精神。语文是所有的学科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但是却在整个初中时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把语文好好的教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渗透这一创新思维是一个初中语文老师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03

    只有在问题中找到疑惑,发生疑问,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慢慢在发问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得到新的发现才能更加接近创新。

    1 从问题中找到疑惑,认识创新

    1.1 唯有发问,才能得新知

    经过科学家大多数的研究发现,唯有让学生敢于发问,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更好的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整个中学里最基础的时期,但却在整个初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高中时期的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好好利用机会帮助学生找到创新思维。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懂得多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学会思考,获得新知识。

    1.2 小组讨论,交换思维

    在语文教师授课的时候,尽可能的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思考,最后再通过提问交换思维。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会拥有自己的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学生把这些想法变得更好。每个学生可能还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要好好对待,认真解答,并引导学生自己独自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对知识不再是死搬硬套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样才能慢慢让学生学会多方位思考问题,拥有创新的能力。以学习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为例,这里彰显的已经是一副很壮阔的边塞风光美景,可是根据作者的背景和心情,不同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有些学生会认为作者此时心情沮丧,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希望,有的可能会认为作者将要出手帮助这个如同夕阳一般将要坠落的国家。通过同学们这些不同的答案,可以看出学生灵活和开阔的思维,这也是帮助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

    2 身临其境,个性创新

    2.1 利用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新

    创造力是一种隐藏在人脑中的一种能力,只有被激发出来,才能让人们使用。所以教师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如何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激发出来的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同学偏科的现象,而原因竟是因为学生对于教师的意见。如果学生喜欢某个老师的授课方式或是为人处事,那么就会爱屋及乌的多学习一些他的课程,从而造成了学生成绩不均衡的现象。所以现在如何让学生喜欢教师的课程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喜欢上教师除了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外,还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多下功夫。比如自己的教学方式,还有自己上课的课堂氛围,这些都是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方法。在现在这个科技时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作者所处的環境,让学生更加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能增加自己课堂的吸引力。例如,在学习朱自清那篇美丽的散文时,教师可以播放当时朱自清和家人散步时虫鸣蛙叫的音乐,让学生进入到作者的世界里,触发自己的感情。用这样身临其境的方式,更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家人之间的温馨时光,也能让自己的课堂更有吸引力。

    2.2 接受学生的个性思维,差别教育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也有不同。传统的教学思维要求教师要一视同仁,但是现在并不意味着还要那样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能够感受到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的,所以教师需要对学习能力不同的人进行差别教育。可能由于某些条件或是家庭教育的不同,导致了孩子们不一样的学习能力。这样就更能体现出教师进行差别教育的重要性了。在日常授课中,教师要多关注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们,并且在课下多帮助他们学习,打开他们个性的思维方式。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与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学生进行交流,交换思维,获得更好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授课活动中,不能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就进行责怪和惩罚,而是要进行慢慢的引导帮助孩子们获得正确的理解。当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要平等的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用发展和鼓励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帮助他们克服障碍,突破困难。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擅长的领域,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加学生的信心和勇气,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不断向新目标出发,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快乐,还有能力上的创新和进步。

    3 结束语

    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栋梁,当然要具备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而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一个学生的进步更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活力的源头,是发展和壮大的基础条件。唯有依靠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去拥有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乔海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04).

    [2] 赵小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05).

    [3]易巧玲,核心素养日标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18): 73-7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8: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