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节气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行为课程的实践探究
范文

    黄一蛟

    摘要:习总书记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依据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我们将节气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行为课程中,丰富课程资源,幼儿在实践中感受中华节气饮食文化,获取知识经验,并实现食育、德育、美育、智育等整合性文化育人使命,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 节气饮食 行为课程 生活 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26

    引言

    刘琰教授提出:“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超越了动物式的“菇毛饮血”,人类的“吃饭”就逐渐从“文明”走向“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节气的划分考虑季节、气候等自然变化,节气饮食则是体现应时而动等智慧的重要途径,节气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行为课程中的实践探索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节气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行为课程中的必要性

    (一)丰富行为课程的教育资源

    节气饮食文化是生活经验积累的智慧,能满足并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其包含药食同源、健康生活、美食制作、诗歌、俗语等多元文化,皆可作为课程资源在行为课程中实操探索、真切感受。

    (二)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使命

    学前教育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时期。节气饮食文化贴近生活,传承形式多元化,我们以幼儿行为为中心,通过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等,将其融入行为课程中,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达成文化育人目标。

    二、节气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行为课程的策略

    “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是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食物作为自然的馈赠,与生活链接,巧妙利用,便能生成诸多活动。

    品:尽‘膳尽美的节气饮食文化

    1.品尝

    我园膳食讲究“色”“香”“味”俱全,遵循幼儿生长需要及健康饮食原则。根据节气饮食特点,结合幼儿的饮食习惯,并根据食物种类,分时段供幼儿品尝,感受节气的独特味道。如:清明节气的早餐“青团”;惊蛰节气的滋补午点“冰糖炖梨”;春分节气,避免大热大寒,午餐加入“冬瓜薏米鸭肉”。

    当节气遇假期,保健医生会推荐节气饮食,向家长分享美食制作方式,帮助亲子在品尝节气美食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如:小满节气,需健脾化湿,分享节气特征的同时,推荐清热利湿的“冬瓜薏仁汤”及家常做法,推动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播。

    2.品赏

    节气正当时,老师利用生活活动时间,运用现代教育资源,让幼儿品赏节气美食并了解节气饮食的由来、特点,以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初感知“食药同源”文化。如:小寒时节正值“腊八节”。观看腊八节动画,了解小寒节气的特点和习俗,并知道早餐中“腊八粥”是将干果、杂粮煮熟制成的,初步感知吃腊八粥是表示庆丰收的含义。

    3.品读

    文化自信需潜移默化的浸润和情怀启蒙。节气饮食相关的古诗词、俗语等寓意深厚,幼儿在欣赏和品读中初步感受传统饮食文化的底蕴,提升文化素养。

    如:“二十四节气.春”主题活动中,幼儿游戏时结合图片,自主阅读节气相关的古诗词:《春夜喜雨》、《清明》等...

    立冬节气时,有美味的三鲜水饺作早餐,老师提醒幼儿观察水饺的外形是否与耳朵相似,幼儿在尝、看、户外体验中理解俗语“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时节,五彩汤圆做早餐,根据生活经验,幼儿知道汤圆是圆形甜食,黏糯可口,品尝后知道糯米做的美食的特点,延伸到美工区,黏土制汤圆,感知汤圆象征团圆、圆满之意,结合动画推动幼儿品读、理解“家家捣米做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二)玩:妙趣横生的节气饮食文化

    考虑到幼儿学习特点、认知规律、最近发展区,我们将节气饮食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与其相关的自然、社会等资源运用到游戏中。

    1.创造性游戏:

    角色游戏:在“二十四节气.春”主题实施过程中,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诞生:喜春餐厅。幼儿有去餐厅吃饭并观察大人做饭的前期经验,又在主题进展中了解了春天节气的美食,因此,幼儿能自主选择角色,扮演客人和工作人员,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节气美食:青团、谷雨茶、香椿鸡蛋等、并进行摆盘、销售。幼儿不仅通过行为、动作更直接感知到节气饮食文化特征,同时提高人际交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区域游戏:

    ①益智区:如节气农场玩具隐藏二十四节气及传统文化习俗。如大暑时洪涝灾害冲毁庄稼地,作物返回起点;夏至日,果园丰收,红色作物入仓。幼儿在竞赛游戏中训练逻辑思维,了解节气文化、作物与自然的关系、初步理解怎样耕种劳动、怎样吃才能确保健康。

    ② 语言区:节气操作墙游戏中,幼儿无法将美食与节气匹配时,自主选择阅读《二十四节气.春》绘本,合作游戏。加深对节气美食的了解并感受合作乐趣,激发阅读及游戏兴趣。

    ③ 美工区:春季节气美食的制作:春卷、香椿鸡蛋、青團等,是食育与美育文化的融合,也是艺术想象和行为表征的途径。

    ④ 生活区:根据节气特征开展美食制作活动,如冬至时节提供面粉、托盘、擀面杖、水等材料供幼儿包水饺,幼儿在操作中感受节气美食特征,并将爱劳动的美德植入心田。

    3.实践活动:

    我园会根据季节特征、课程需要及幼儿发展需求开展多元实践活动,如:户外研学、体验馆活动等。结合春季各节气文化,体验馆开展“做春卷”活动。操作中获取“咬春”等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节气饮食的生活经验。

    三、节气饮食文化融入课程中的育人价值:

    (一)食育

    民以食为天,节气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行为课程,是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途径;是丰富节气饮食体验、了解节气饮食知识、制作节气饮食技能的条件;也是形成正确饮食观念、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选择,食育既是关乎食物与健康的教育,更是德育、智育、美育的基础。

    (二)德育

    节气饮食文化的渗透,使幼儿在“品”、“玩”中萌发爱祖国、爱传统文化、爱劳动等情感,养成文化自信、友好合作、文明礼貌等品德。

    (三)智育

    节气饮食文化在一日活动中的运用,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时在活动中感知节气饮食文化、提升文化底蕴。

    (四)美育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教育新目标。节气饮食文化在幼儿园行为课程中具有整合性,通过对节气美食的品尝与欣赏,在用手工、语言、动作等艺术手段表现、创造节气饮食,并加以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审美经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强,需从学前阶段开启文化育人课程。将节气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行为课程中,不是因文化而文化,而是从幼儿生活出发,家园合作,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的资源,用中国传统文化唤醒幼儿,继而产生对生活的好奇,在多元体验中扩充生活经验、提升生活能力,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同本民族文化,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培养完整儿童。

    参考文献

    [1]顾林永 浅谈“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渗透[G]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G612 A 1671-5861(2018)05-0009-02.

    [2]未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分析[G] 现代职业教育 G642 A 2096-0603(2019)34-0292-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