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
范文

    王微

    摘要:建模思想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原理和数学现象的指导思想,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一种有效的指导思想,建模思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对转变其数学学习方法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建模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下 高中数学 建模思想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379

    引言

    建模思想,是数学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思想。如今,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仍然不够,其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教学方法上,以讲授法为主,将过多精力放在了知识、规律讲解上,且建模活动设计单一、陈旧,严重影响到了建模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要积极探索可行性的建模思想培养路径。

    一、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数学建模奠基

    只有打好数学“地基”,学生才能合理使用建模思想,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质量。例如,“三角函数”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就很难跟上后续的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如果有的学生不能立刻回答出问题,或者在思考一段时间后也不能回答,教师就要在教材的相应位置上记录下来,及时为他们讲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和解题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巩固基础知识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要在知识的实际来源和推导过程上下功夫,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应用、推导和转换。任何公式的变形都离不开最基础的公式,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牢牢掌握sin、cos、tan,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三角函数的知识体系,为数学建模思想的引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置问题,应用模型

    在对学生建模思想进行培养时,要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基于问题驱动下,训练他们应用模型十分重要。对于问题的设计,要符合教材内容,要适应学生已有知识背景,且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以避免过于枯燥的问题影响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积极应用,更好地锻炼他们建模能力。同時,在数学问题具体设计中,可结合课本原题,巧妙设计一些变式问题,借助变式问题启发学生用数学模型解决。另外,为了保证学生应用好数学模型,要注意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思考空间,对他们问题思考行为进行适当引导。其中,在《等差数列》一课教学时,为了锻炼学生应用an=a1+(n-1)d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问题,发展他们模型应用能力。课上,可联系现实生活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某渔业公司花98万买了一艘捕鱼船,第一年花费了12万元费用,以后每年增加4万,每年捕鱼收益50万,那么第几年开始获利?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们将尝试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在模型应用中,设f(n)为纯收入与年数的关系。然后,根据12为首项,4为公差,正确列出fnn=50n-[12+16+...(8+4n)]-98这样一个数学模型,求解出从第3年开始获利。模型应用过程中,学生们的建模思想将得到较好地熏陶,能更加善于应用数学模型。上述教学活动,从数学模型应用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鼓励他们尝试用数学模型解答问题。

    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

    为了能够辅助学生形成与发展数学建模思维,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辅助学生对模型的构建,同时运用图画或者是影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模型在应用之后,可以获得的一些信息与图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辅助学生对函数图像进行绘制,这样能够立体直观地了解到数学模型,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建模,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当中,具备数学建模思维。

    四、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有效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活动的组织,利于巩固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掌握。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数学建模体验。在数学活动具体组织过程中,要保证活动内容新颖,有一定智力价值。如此,能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建模思想的培养。同时,在数学活动组织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兴趣点,要突出实践性,以保证学生通过洞察与探究数学模型实现建模思想良性发展。例如,在讲授“直线与方程”这节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这节课的知识点,并根据知识合理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汇总,打乱顺序,让各小组抢答;最后,哪个小组答得又快又好,哪个小组就获胜。这种竞技比赛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胜欲,还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一举两得。学生为小组的荣誉而战,也会充分挖掘自身数学学习潜能,积极献言献策,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

    综上可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要重视对学生建模思想进行培养。建模思想具体培养中,要用心筛选适合的模型思想渗透内容。同时,要重视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如何建构模型,与他们一起分析模型的构建问题,组织好数学模型应用活动,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数学建模思想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有效渗透生活化教学元素,逐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从而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静.渗透建模思想提升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课堂启示[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10-112.

    [2]宋锦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01):178.

    [3]何正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学生数学建模思维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2019,26(17):20-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