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上好乡土教材课(一)
范文

    杨刚才 苟云洪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34

    当全国各地创编乡土教材的学者和老师越来越多,各种乡土教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乡土教材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的时候。如何上好乡土教材课,已经是一个非常迫切需要研讨的问题了。我们在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的帮助下、在王小平老师何敏老师的指导下、在长期以来对乡土教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现在试着做简单陈述和分析,希望可以引发老师们的议论。

    在乡土教材的授课过程中,授课老师能不能充分理解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体现好它的德育价值,是上好乡土教材课、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乡土教材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跟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德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祖国是扩大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如何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呢?这恰好是乡土教材课最适宜做好的事情。我们的孩子们在乡土教材里,学的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近距离的生活实践。比起空洞遥远的内容,更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这就要我们的授课老师,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跟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比如嘉绒藏族的乡土教材课《我们的转山节——若木扭》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引导孩子们重新认识他们曾参加过的传统节日——转山会,通过对转山会的准备工作、祭山神的过程、下午的娱乐项目等的了解和学习,达到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始终只是关注于表面的内容——转山会需要准备些什么、转山会的过程怎么样、大家可以参加的娱乐项目有哪些,而授课老师自己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德育功能,没有真正挖掘其中的德育意义的话,我们认为这节课的价值是没有体现出来的。在整个转山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透过这些纷繁热闹的过程、项目,真正理解大家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还应该怎么做?有了这些深层思考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在转山过程中对平日里熟视无睹的家乡美丽景色的再一次“发现”,就是为了通过有意识引导孩子们对这些美丽景色的体验,来激发他们由衷愿意保护美丽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引导。而在祭山神的过程中我们“烧烟烟”、磕头、转经、撒隆达等活动就是要强调对大自然的敬畏、跟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而不是表面的敬鬼神。在下午赛马、摔跤、角力、掰手腕以及跳锅庄的时候,不光是要孩子们了解转山会有这些程序,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家了解这天做这些活动,正是赞颂家乡的美丽富饶。要大家理解正是因为有美丽富饶的家乡,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正因为有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们的心情才会更加愉悦、快乐。

    再如,《我们的朋友——牦牛》的教学活动,在这个教学设计里,我们安排了引导孩子们“重新”认识大家天天看见的寻常牲畜——牦牛,了解牦牛的身体特点跟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牦牛的生活习性跟当地气候的关系、了解牦牛跟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而了解其他动物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的授课老师不能准确把握其中的那些“关系”跟“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只是一味组织课堂让学生了解牦牛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作用等,则太过简单,因为这些是孩子们熟知的内容,也就没有体现出来本教学设计的意图。我们就是要引导孩子们理顺这些关系——牛与环境、牛与人、人与环境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懂得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跟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再比如《我们的山珍——松茸》的教学活动,在这个教学设计里,我们安排了引导孩子们了解松茸的药用价值、松茸的生存环境、人们如何采摘它、产量越来越少的原因分析等教学环节。如果我们的授课老师不能深挖“了解松茸价值”环节背后蕴藏的嘉绒藏“靠山吃山”、要“热爱家乡”的深意,则会把这节课上得只像个医学常识课;如果我们的授课老师没有深层次理解“松茸的生存环境分析”背后的“我们的山水环境最环保”而要“为之自豪”等深意,则会把这节课上得只像个科学课或者地理课;如果我们的授课老师没有准确把握“人们如何采摘它”背后体现出的“不贪心、不枉取”“合理采摘”的生活智慧,则会把这节课上得只像个劳动技术课;如果我们的授课老师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松茸产量越来越少了”背后深藏的环境保护意图,则更是不能体现出这个教学设计应该有的德育功能。

    所以,授课老师在这样“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前提下,对乡土教材课德育功能和意义的正确理解下,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好这些课程。也才能完整地体现出这些乡土教材课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二、乡土教材课具有正确树立孩子们善恶是非观,培养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德教育的功能。

    乡土教材课的学习内容就是孩子们身边的生活实际。所以,可以在大家熟知的英雄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以及真实存在的乡贤典范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正能量的教育和正确的是非观的培养。

    比如在嘉绒藏族乡土教材《我们的故事会》系列课程的教学。我们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前深入当地村寨进行故事的收集。在课堂教学的第一课时内我们要求孩子们先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得出评选“故事大王”的标准。比如:故事是否完整、吐词是否清楚、语调是否抑扬顿挫、讲述是否引人入胜等。然后在小组内将各自收集到的故事进行分享。再根据刚才大家讨论所得的标准进行各小组内“故事大王”的评选。各小组评选出来以后再进行全班范围内的“故事大王”的大PK,此评选PK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发出争议和为各自小组选手的辩论。可以选出最终的“故事大王”,也可以留下悬念,等下节课的故事剧表演后再作定夺。同时留下任务,要求同学们课后为自己小组所要演绎的故事剧选择故事。在第二个课时内,我们先安排了一个课本剧的视频材料,让孩子们直观形象地了解到演绎课本剧的方法和形式。再出示圖片让学生了解写剧本所需要考虑的因素等。再进行一个“怎么才算将故事剧演好?”的讨论活动。初步得出演绎故事剧的注意事项,如:将故事演绎完整、情节流畅表演自然、动作夸张富有想象力、道具贴切效果好、语言清楚流畅要求脱稿、能激发观众的热情等标准。之后,引导学生以上节课收集到的、适合于表演的、在嘉绒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英雄故事、童话故事等为内容进行策划和剧本编写。其中,鼓励一些小组以《阿米格尔东》、《阿古斯顿巴》、《阿乌嘎啦和阿乌德翁》这三个在嘉绒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为蓝本进行编剧。之后请各小组做好人员分工后进行演绎策划以及剧本的编写。课后要求同学们进行道具准备和剧情的排练。在第四个课时的时候,我们的故事剧大展演开始了。各小组进行自己的故事剧表演,每一个小组表演完成后,其他小组必须根据之前讨论得出的表演标准给出评价,比如:他们演得好,哪里好?为什么好?他们演得不好,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有什么建议?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评选出最佳角色奖、最佳道具奖、最佳编剧奖等奖项。

    在这个系列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我们的授课老师没有将《我们的故事会》收集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过程中蕴含的德育目标把握好,则会变成只关注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朗诵课、表演课等,根本没有体现出乡土教材应该具有的价值来。

    比如《阿米格尔东》的故事,是嘉绒藏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神话故事,它主要描述了嘉绒藏族人心目中正义的化身——“阿米格尔东”神奇的降生、成长过程,以及在之后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而勇敢地跟恶魔“森博米干”战斗,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准备和勇猛强壮最终取得了胜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收集、讲颂、演绎过程中,我们的授课老师当然得更重于引导孩子们崇尚正义,体会勇于跟邪恶势力搏斗的英雄主义,并懂得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才会更有效地取得胜利的道理。

    而《阿古顿巴》的故事,也是在嘉绒地区流传很广,有着众多版本的英雄故事。他主要讲述了嘉绒藏族人心目中聪明和智慧的化身——阿古顿巴帮助穷人反抗财主欺压的故事。在这故事的众多版本里面,无不体现智慧的阿古顿巴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群眾团结的力量,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反败为胜,为民众声张正义、让财主自食恶果得到惩罚的美好故事。在这个故事的收集、讲颂和演绎过程中,我们的授课老师当然应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故事中体现出来的阿古顿巴勤劳勇敢、顽强拼搏,为民众无私无畏的伟大精神。培养孩子们敢于为善良的人们勇敢搏斗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阿乌嘎啦和阿乌德翁》的故事,是嘉绒藏族民间流传的最为可爱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述的是身强体壮的阿乌德翁(黑熊)和体弱而多智的阿乌嘎啦(小兔子)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嘉绒藏族人友善地将两只动物比喻为他们生活当中势力强大和势力弱小的两类人,通过弱小的阿乌嘎啦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身强体壮的阿乌德翁耍得团团的有趣故事,表达了嘉绒藏族人不畏强权,不媚强权的精神。我想,在这些课堂中如此重要而美好的优秀品质,如果没有体现出来交给孩子们,那是多么可惜而遗憾的事情。

    像这样的乡土教材课程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的授课老师善于从中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切入点,才能将我们的乡土教材课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乡土教材课具有培养孩子们有规矩、守规则的道德教育的功能。

    在我们的很多乡土教材课程中,有着许多本地宝贵的生活智慧和风俗礼仪,需要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给孩子们。

    比如在《我们的美丽服装——藏袍》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授课老师只是以一种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心态来组织教学,只专注于表面的“热闹”、“好玩”来给藏袍分类、了解作用、穿藏袍进行体验、T台走秀展示等教学环节的实施。而没有真正挖掘其中深层次的教育意义的话,则定然不能体现本课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让学生通过藏袍分类了解嘉绒藏族穿衣服的礼仪规矩——“衣贵洁、不贵华”的道理、穿衣服要“上循分、下称家”的道理、穿衣服要“衣冠正、俱紧切”的道理、不能着奇装异服哗众取宠的道理;通过场景创设,对藏袍作用等的了解来达到孩子们对嘉绒地区劳作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深层了解;通过对穿藏袍的体验、T台走秀表演等,让大家真正感受到藏袍的美丽,最终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由衷生发出热爱藏袍的思想感情来。

    再如在《我们的圣洁礼物——哈达》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授课老师必须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交给孩子们生活中的礼仪规矩,而不仅仅是献哈达的方式和技能。甚至不能只局限于献哈达的礼仪,而是要从哈达的敬献方式,折射出嘉绒藏族人在生产生活中的表现出来的整个礼仪文化。

    如此种种,还有很多乡土教材的课堂教学里,有着潜移默化培养孩子们规则意识的内容。这些均是我们授课老师在深层次理解了乡土教材的教育意义、理解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才能将它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否则定然只会注重表象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体现不出乡土教材课程应该具有的品德教育。

    四、授课老师必须正确理解,乡土教材课的德育意义不是“立竿见影”那么简单。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德育就要像感冒,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教育!”所以乡土教材的德育意义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长期熏陶感染的结果。如果我们授课老师对它的认识不够,还是以功利性的目光来看待它,则定会流于形式,并不是由学生从心底由衷感悟得来的收获。也就无从谈起上好乡土教材课。

    教育效果不是教学效果,有些东西是不可能有上午学习了下午马上考一百分那么“立竿见影”的效果。能立马见效的,通常是一些技巧、技术、技艺,这些是可以通过简单的教与学的活动达到的,比如算数、识字、手工、表演等,也比如酥油茶的打法、糌粑的涅法。而乡土教材的课堂教学,在一些简单的传统技艺传授的同时,它的德育功能才是其最具教育价值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去掉“立竿见影”的功利性眼光,真正静下心来上课,让孩子们在长期的耳闻目染中、在丰富多彩的有趣的学习活动中,慢慢将那些优秀品质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己的基本素养,乡土教材课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

    综上所述,我们的授课老师自身对乡土教材课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是上好乡土教材课的关键所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