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
范文 | 杨应亮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51 引言 信息技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不仅深入生活中个个角落,在初中生的语文课堂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帮助老师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1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1.1能帮助教师直观地展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网络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运用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最直接、最现实的教学模式,把授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完整地呈现给学生,不仅能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到教学内容的核心,更能让学生快速高效地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而且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音频或者视频输出,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一个最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在课上展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对于鲁迅先生儿时玩乐和学习的场景有一个清楚直观的了解。教师在教授苏州园林相关内容时,可以播放一小段苏州园林的航拍视频,在具有古风韵味的琵琶伴奏下,学生们很容易沉迷于苏州园林的精致与亮丽。 1.2帮助教师施展个人魅力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去进行传授知识,让他们教学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也让更多的知识有条不紊地传给学生自身的心中,使教学任务完成的更加完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是依旧不成熟的,所以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往往更多是从自身内心的看法进行评判。如果他们对于这节课的教师,没有很大程度上的青睐和喜欢,并不会对这个科目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是许多初中生所存在最大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积极使用可以使教师自身的课件内容变得更加幽默风趣,使学生愿意去主动的集中注意力,在教师个人魅力的影响下进行更多知识的学习,逐渐的发现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热爱之情。渐渐地便会形成教师充满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教师也可以积极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理解和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本有的教学能力和对他们的照顾,使语文课堂的凝聚力变得更强,使教学效果的强化能够运用在在一个更具自主学习意识的环境下。 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策略 2.1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门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主要是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真正把学生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以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课堂导入环节的设置,是展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效果,彻底改变依靠黑板滔滔不绝的讲解方式,促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实现课堂导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把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在课堂导入,进行科学化的引入,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步步地把学生带入到每节课的新知学习中,指引学生运用感官去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进行《沁园春·雪》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备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系统参与学习,在激趣的同时,还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2.2结合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就要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尤其对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中《紫藤萝瀑布》时,教师仅仅依靠口头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深入理解的,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如果通过信息技术,就可以将课文中的景色进行展示,利用音乐渲染教学氛围。这样就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2.3不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在,部分教师不会熟练操作各种教学硬件,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的修改,或者学生在网络中不具备自主学习、写作学习的技能。教师和学生對信息技术是钟情甚至崇拜,一味的追求新、多,为了使用而使用。有些教师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整合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的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这就把整合的落脚点放在了信息技术的展示和学习上,而不是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与语文的教学以辅助学习。在具体的操作时,教师就会想当然的把整合简单的等价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认为只要是在语文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者使用了课件就是在进行整合,即便是这种错误的整合,在实际的运用多媒体或者课件时同样存在着:超时超量的信息灌输、人机关系处理失当、成为技术手段的展示。让课堂学习停留在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弱化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理论学习滞于形式。教师虽然在思想上对新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能够理解和认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的教学法的实施同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比较,教学效果有可能出现反差,必然会暂时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出于荣誉、利益等因素的考虑,有些教师常常会不自觉的回到旧的习惯和模式中,或对新方法、新模式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的模仿。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老师进行教学,不仅有效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这对初中生学好语文、掌握语文有很大帮助,也培养了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桃花.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OL].学周刊,2019(18):130-131. [2]周军鹏.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10):238-239. [3]李旭荣.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劣势分析[J].甘肃教育,2019(09):52-5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