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单元设计在初中化学差异化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曹建明 摘要: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事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对应的差异化教学,才能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单元设计,探讨如何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优化差异化教学,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单元设计;初中化学;差异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028 引言: 单元设计,即建立在教材基础上,根据一章节或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主要内容,综合使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完成对于制定内容的完成知识构建与学习。单元设计的优点在于,有效的节约了教学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学生的知识内容不再零散化,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单元设计的应用原则 单元设计的应用原则有四点,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阶梯性原则以及综合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单元设计要突出该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主体内容,划分重点与非重点的同时,实现对于整体教学内容的整合。 相关性原则,即在体现教学内容,完成单元设计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建立在学情基础上,考虑到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等多方面的关联性,促使单元设计教学行为的可行性提升。 阶梯性原则,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呈现出阶梯式的教学行为,即由简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杂的过程,促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开展學习活动,取得进步[1]。 综合性原则,即在整个单元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除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对于学生能力、思维等多个方面的培养,实现多项技能的综合教学,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应用策略分析 (一)了解学生 单元设计在差异化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首先要建立在教师对于学情实际把控基础上来进行,即建立在对于学生充分了解的视角上,进一步细化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而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活动。其一是积极家访并记录情况,考虑到实际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电话家访、视频家访、家长会会谈等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二是通过教学记录,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在校表现,包括内在表现与外在表现,并进行记录,了解学生的兴趣与性格特点,从而作为单元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参考数据。 (二)优化目标 根据差异化教学行为,教师在开展单元设计,实现教学目标时,要将学习任务划分为三个层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一层次,基础的知识理解能力与内容掌握,主要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困生;第二层次,深化知识理解能力与知识的实际应用,主要针对一般学生;第三层次,丰富知识体系中的相关内容,补充开展教学活动,主要针对基础能力较强,学习完教材内容后仍有余力的学生。 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在第一层次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教学本身,如概念阐述、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氧化还原的基础概念,并能够完成化学式配平;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一步提升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考核,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分析掌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思考化合价升降问题;在第三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或者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做启发性教学,来引发学生深入探索[2]。因此,在单元设计中,要考虑到差异化教学中存在的差异分层现象,将设计内容进行有效分层与融合,促使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 (三)差异评价 单元设计当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差异化教学中还有差异化评价的部分,实际上,单元设计过程中也应当考虑到评价内容的开展,不仅仅加深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引导教师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发展。 具体到实际中,一般的差异化教学评价主要是围绕学生展开,针对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层次的教学测验,并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展开评价。而融入与应用单元设计后,在课后系统当中,教师要针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自我评价,评价主要围绕以下是五个方面展开,即五个问题:“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如何发生了转化?”“教学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本次单元设计的突出亮点与问题体现在哪里?”“针对本次单元设计活动的开展,具体问题的改进措施有哪些?” 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教师能够明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自身在单元设计过程上存在的客观问题,积极改进,努力探索,与学生共同取得进步,让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都“动起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改进、优化与不断发展的,单元设计在初中化学差异化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活动优化展开的教学探索。本文仅从理论角度展开论述,望广大相关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探讨,提出更多可行性意见与建议,共同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光迪.浅谈初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设计[J].神州,2019:217-217. [2]李惠芳.初中化学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思考初探[J].海外文摘·学术,2019:95-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