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蒋信芳 摘要:初中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涉及到很多的英语知识。“立德树人”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主题。结合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需要渗透的德育内容,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09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可见,健康的思想比满腹经纶更为重要。作为教师,理应遵循学科规律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年龄特点,时时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其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一、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进而教师则开展差异性教学,同时在差异性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综合学习效果。但实际教学中教师执行的教学方案差异性仍存在一定不足,教师制定的差异性教学方案,基于教学大纲的课程安排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设计,并没有直接围绕着学生开展差异化英语德育教学。 如在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全程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沉浸式的英语学习氛围,同时对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一定强化锻炼。但是该种高阶的英语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教育基础,即班级学生具有很好的英语素养和基础知识功底。若是学生无法达到教学课程开展的基础要求,则全程英语教学模式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客观的差异,尽管近年来教育资源不断下沉,向基层农村、偏远山区下沉,但是学生的英语基础有限,无法适应教师全程英语教学模式,进而造成了学生的英语学习阻碍。在初中英语教学时,不仅教学方案需要差异化,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需要差异化,一线城市初中学生的英语功底与基层农村学生的英语实力,本身就相差很大。因此教师需要基于实际教学情况与客观的教育资源,进而选择最佳的教学理念,并基于德育教学思想对差异化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改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出学生的英语学习潜力。 2、初中英语德育教学路径探索 1.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帮助德育有效切入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素材就是课本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本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英语课程的基础知识,来应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中考。中考对学生产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忽略知识本身对学生存在的德育引导作用,让学生固化地认为学好知识只是为了应对考试,于是将学习的重心都停留于知识的表层,体会不到课本知识中所传达的道德内容。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渗透,教师应在课堂中将课本知识关联德育元素的地方进行精准切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知识点,进而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当前英语教材中,其中涉及到很多和德育有关连的词句或者谚语等。教师需要对“Wellbegunishalfdone”、“Timeismoney”、“Readingmakesfullman”等谚语进行拓展,并进一步地让学生自行去搜寻一些英语谚语,然后对这些谚语的实际含义展开深层次思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进一步地收集到“Itisnevertoooldtolearn.”“Standupatwhichyoufalldown.”等含有一定的哲理或教育意义的英语谚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单词储备量,提升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从那些名言道理中感悟精神,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 2.差异化德育教学引导 在差异化德育教学策略中,围绕着学生的英语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差异化指导,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情况开展德育引导,进而确保学生可以从学习与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焕发出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实力。 在差异化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沟通交流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特长与不足,进而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自主学习计划。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教师需要深入地了解英语学习对學生的身心产生的影响,或者是其他主观原因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的影响。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度的沟通,教师才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质量停滞不前的深层因素,如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学生的性格孤僻、学生在其他学科受到了教师的批评、学生的家庭生活不和谐等。 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深层次问题,教师则需要进行德育引导,以差异化英语教学方案为跳板,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桥梁,为德育教学引导奠定基础。当师生的公共关系趋于稳定和谐平等时,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不再局限于教育的角色限定,学生可以将教师作为自己的一位朋友,可以向教师倾诉内心的困惑与生活成长的烦恼。学生通过倾诉很好地转化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而英语教师通过倾听了解了更多关于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引导学生走出生活困境与学习瓶颈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点化指导,即给予学生中肯客观理性的建议,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与成长中的问题,学会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在教师的德育指导下,可以将学生的生活问题与学习瓶颈不断缩小,进而形成一个突破点,让学生主动突破该层束缚的薄膜,重新找回自己青春的主场。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独具慧眼,巧思妙设,充分开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德育渗透,科学地引导学生成为有高尚道德素质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洪梅.探究初中英语德育教学的良好渗透[J].幸福生活指南,2019,000(003):0220-0220. [2]黄玉钦.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德育渗透的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03):120. [3]米玉伟.潜移默化实现高效——初中英语德育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00(005):P.54-5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