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信息时代下阅读教学与指导策略研究
范文

    林小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各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其中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学习能力关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关键学科能力发展,加强阅读有效教学及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对信息时代下小学阅读教学与指导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时代;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276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乃至其他学科学习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重视,同时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的提出了小学阶段不低于145万字的阅读量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进行阅读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在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上显著提升,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及语文整体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意义

    信息技术本身的内涵丰富,集微课、3D动画、多媒体、文本信息、图片以及视频等相关信息为一体,具有内容形象性与直观性强,内容丰富等特性,对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极大的帮助。首先,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本身可以有效运用网络上丰富的阅读素材等资源。其二,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辅助小学生高效学习。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借助动画、多媒体等一些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与技术等来优化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这样更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更加高效地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其三,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热情。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他们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升有三大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于文章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与成年人相比,小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还没有完成,各种思维能力也没有成熟,在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上有着固有的困难,而生活经历的匮乏更是让学生很难利用自身经验来感悟文章的内涵,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往往事倍功半。第二个问题则是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太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学生也没有发表自身意见的机会,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往往处于两个不同的层面,教师所讲的也只是自己认为应该讲的,而不一定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对学生不够了解就无法真正做到教学高效。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学生缺乏自我检验。这种缺乏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教师没有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学生也只是课上学过就结束,并不在意知识的巩固;第二方面则是学生在下课之后就没有了正确系统地检验知识的机会,对于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很难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不解决这一问题,学生的学习就缺少了方向,也会有很多疏漏,自身能力的提升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阅读的策略

    1.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效果,必须想办法激发他们自主阅读语文阅读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参与语文阅读活动,避免使他们因为冗长的语言表达方式而逐步失去了学习耐心。同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期间,也可以专门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动画、视频等语文阅读信息形式展现给他们,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对提高他们参与阅读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有效性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设计信息化教学课件阶段,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点,避免过于抽象或繁杂的多媒体课件而使学生失去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2.融合信息技术优化阅读导入

    小学生天性活泼,他们往往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就需要在教学当中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入环节虽然在整堂课上占据的时间并不长,却是影响学生后续学习效果以及整体表现的环节。真正有效的导入应该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在这一過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让教师能够轻松完成课堂导入。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运用当中的导入效果,教师首先要依托技术手段找到趣味性的教学素材作为导入材料,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先给学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老屋、母鸡、蜘蛛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图片当中看到了什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老屋、老屋和小动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有了图文并茂的展示以及教师的趣味性提问,学生会感到非常好奇,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因此会积极调整状态,主动投入接下来的文本学习当中。

    3.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素材体裁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从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到科普论文、寓言古诗等,内容包括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无所不包。小学生由于抽象、批判性思维还处于发展中,生活阅历还不丰富,如果要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和文章,仅仅依靠教师的板书和口头的讲解,很难形成直观的印象,掌握阅读素材中的知识。教师在这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创建图文并茂的影像,配合相关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素材中的知识点,增加学生的阅历,树立学生的自信息,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如在学习《梅花魂》一课中,需要学生理解梅花开花的季节和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含义。教师可以先收集一些图片和背景知识,让学生对梅花形成直观的概念,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解有关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让学生理解作者借梅花表达的情感,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4.利用信息技术,扩展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对课内教材进行阅读理解,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新课标对语文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师生更加注重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领略祖国秀美河山、吸收中华传统文化、领略世界其他国家自然风光和文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从小学开始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在的社会通常讲究快速、高效的阅读,学生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筛选阅读素材,为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提供一个优秀的平台。

    综上所述,网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广泛的运用,这同时也为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更新与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小学阶段的语文有效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及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边娟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理论),2020(06):160.

    [2]王飞.信息技术应用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0(05):118.

    [3]黄苏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01.

    [4]王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指导[J].情感读本,2019(15):61.

    [5]陈艳.小学语文阅读趣味化教学策略指导[J].课外语文,2018(22):17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