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赜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路径
范文

    王文珍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在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所以,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效率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好的观察幼儿的心理状态,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区域活动; 有效性提升; 策略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323

    区域活动又称区角活动,是幼儿园中常见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一般指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一种活动形式。有研究认为,区域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被引进我国。[1]可见,相比在我国已流行多年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这一形式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皮亚杰、杜威为代表的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教育哲学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日隆,“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这一理念在学术界广为流行。随着国外低结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译介,区域活动在国内也日益受到重视。

    一、因地制宜,有计划地投放区域材料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是活动的主体,也是活动的必需品。但是,幼儿园活动材料投放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经验、能力,实事求是,做好动静、色彩、材质和内容的搭配。同时,幼儿园还需要在材料选择、选取上多下功夫,以激活幼儿的参与热情,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活动能力。要想使幼儿园区域活动高质量开展、运行,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班级环境、地方地理因素,因地制宜,有计划地投放材料。例如,在小班玩“过家家”游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关注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收集、整理和投放材料,并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到材料的获取、选择和制作中来,以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搜集废弃物,用废弃物来制作活动材料,如用废旧的鞋盒、泡沫箱、牛奶盒制作床、沙发和衣柜,用果汁瓶、奶粉瓶制作形象逼真的灶台、饮水机,给幼儿创设逼真的娃娃家,让幼儿开展游戏。

    在幼儿开展活动时,教师还要认真观察,定期更换或者补充一些玩具,增加活动的吸引力。例如,在幼儿“打扫卫生”后,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毛绒玩具和小衣服,以及一些塑料的医疗用品,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如让幼儿分别扮演家长,来照顾小动物、小宝宝,给他们穿衣服、喂饭,带他们去医院看病。这样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使幼儿有更多的收获。

    二、创造优良的活动环境

    要想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活动的环境是基础要求,不仅仅是对场地的要求,还有一切参与活动的因素都要规范。首先,教师在为幼儿建设活动场地的时候要做到空间足够的大,因为每一个班可能都会有十几名幼儿,他们需要足够的场地来自由活动,如果场地太小直接会影响幼儿的活动体验感。然后就是安全問题,教师在布置活动场地时,一定要清除安全隐患,因为幼儿的好奇心强,安全意识不高,所以教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次,众所周知的是,幼儿正处于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但是他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身边的一切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所以,教师就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教育能力,教师需要做到时刻引导幼儿去学习、发现、探索知识,带给幼儿积极的正面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耐心,以最亲切的状态面对孩子们。此外,教师也要和幼儿的家长们经常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状态,并给予家长一些方法和指导,让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幼儿。因为家庭对幼儿的影响会特别大,一个良好的家教会让幼儿成长为一个拥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的家长们来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状态,另一方面是增加幼儿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以便于家长配合学校一起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

    三、设计生活化的区域游戏内容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资源,同时,新时期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幼儿适应生活,在将来能够更好地参与生活,进而在区域游戏的创建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尝试挖掘生活内容引入其中,进而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再一次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区域游戏参与兴趣,也使其能够更顺利、更高质量的与人进行交流、交往。

    例如,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其他幼儿和教师没有安全感,容易出现烦躁或者哭闹的情况。而在区域游戏内容的设计上,教师便可以为幼儿提供“娃娃家”这一游戏空间。在构建温馨居家环境的同时,允许幼儿从家里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玩偶等,对“娃娃家”进行布置,并鼓励幼儿在“娃娃家”向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等内容,引导幼儿在“娃娃家”为“娃娃”进行食物制作、衣物换洗、游戏指导等照护活动。进而使幼儿能够在开心、专心投入于“娃娃家”这一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成长的满足,在逐渐平复自身不安情绪的同时,获得心理成长的安全感,以使幼儿不再抵触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且能够尽快适应和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内容,能帮助幼儿形成独立人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在实际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从教育质量入手,并借助多样化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以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进而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婷婷.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J]. 学前教育研究,2018,000(004):70-72.

    [2]?周岑晨. 教育质量视角下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J]. 好家长,2019,000(012):P.31-31.

    [3]?陈艳.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J]. 新智慧,2019,000(010):13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