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统节日下幼儿实践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
范文 | 宋亚娟 摘要: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在我国最普及、传承度最高的一类传统文化,而如何才能让幼儿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了解各类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习惯与人文精神呢?这就需要幼儿园起好带头作用,积极组织文化体验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文化理念,使其自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本文将以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为例,思考教师应该如何在重阳节期间组织丰富的节日实践体验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节日氛围下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关键词:传统节日、实践性活动、重阳节、幼儿参与、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361 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幼儿的学习主要来源于直观经验,如果只通过口头相传去告诉幼儿重阳节是什么、我们会在重阳节做什么,那么幼儿很难记忆重阳节的文化习俗,也更加难以让幼儿及时形成正确的文化自信,不利于让幼儿自主传承我国优秀的节日文化。自古以来,我国民间便有在重阳节登高祈福、赏菊拜神的习俗活动,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加入了敬老活动,所以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已经成为重阳节的两大类活动。可见,不论如何,教师都应该整合园本资源、乡土资源去组织文化体验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重阳节的习俗风气,并且要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树立感恩意识,使其能够积极向上地生活。 一、以园本课程导入重阳节体验活动,让幼儿赏菊 幼儿园是实施早龄教育的基本机构之一,是以集体、团体性的教育活动为主的,所以在组织重阳节文化体验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园本课程去打造特色化的节日特色活动,在园内布置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幼儿赏菊、佩戴茱,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下去获得美的感受,使其对重阳节的习俗文化活动产生好奇,从而自觉倾听重阳节的节日来源、参与习俗活动。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在重阳节赏菊花、佩茱萸的传统习俗,已经流传至今,而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并不了解菊花、茱萸这两类自然植物的特色,所以我就通过园本课程组织了自然观察活动,购买了菊花盆栽与茱萸植物,让幼儿在班级内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在实践观察中,幼儿都很认真地观赏了菊花,因为菊花非常漂亮,绽放完毕的菊花就像是一个簇拥的花球一样,牢牢吸引着幼儿的眼睛。在观察实践中,我告诉幼儿,最美的菊花便盛开在九月,而且菊花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还能为我们泻火排毒。一边说着,我就展示了常见的幼儿祛火药物,让幼儿观察这些药品的包装。很快,幼儿就发现了菊花的图样,好似一下子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这就对应了重阳节“祈福”的传统,我告诉幼儿人们会在重阳节祈求长寿、家人平安。为了让孩子们有更深刻地节日体验,我还让幼儿对着菊花许愿,让幼儿将美好的心愿寄托在菊花、茱萸上。幼儿都很重仪式感,也非常喜欢许愿,所以他们都很开心,说出了“爸爸妈妈要健康”、“爷爷奶奶长命百岁”类似的吉利话。 二、以家园合作组织感恩长辈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 现今,重阳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习俗,便是感恩敬老,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之为“老人节”,是独属于家中长辈的节日。目前,我国渐渐形成了新的家庭结构,即“6+1”,由于年轻父母无法兼顾工作与家庭,所以不得不请求长辈去照顾幼儿,而大多数幼儿都非常享受长辈的呵护与照料,很少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在重阳节节日习俗活动中,教师则可通过家园合作去组织敬老活动,让幼儿对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达自己的感激、爱意,实现情感交流,也让一个家庭因此变得更加和谐与幸福。 由于重阳节的特殊性,我就了解了幼儿与长辈相处的情况,告诉幼儿要邀请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到幼儿园参加家园座谈会。为此,我还专门排出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准备了菊花茶、菊花酒与菊花糕,让这些长辈在一旁休息。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后,我就组织幼儿表演了提前演练好的节目,给各位长辈带去欢笑,然后让幼儿为长辈敬茶,对着长辈行晚辈礼,让幼儿学习传统的礼仪文化。看到这一幕,各位长辈的脸上都有笑意,一方面是因为对孙子孙女的爱意,一方面是看到了孙子孙女的成长,感到非常欣慰。后来,我还让幼儿对着长辈表达爱意,还鼓励幼儿为长辈梳头、洗手等等,让幼儿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去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时,我告诉幼儿,这些长辈便是这么一天天照顾他们长大的,幼儿要知道长辈的体力比不上活泼的自己,所以幼儿要努力减轻长辈的负担,不能对着长辈颐指气使、肆意妄为,要时刻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付出放在心上,要学着回报、学着感恩。 三、整合乡土资源,让幼儿登高祈福 在重阳节,有许多地区还流传着登高望远的习俗,古人也经常以登高旅行去祈求自己早日实现自己的心愿。对幼儿来说,如果他们可以参与登高旅行活动,那么显然更能体会到过节的乐趣,能够很好地满足幼儿爱玩、好动的需求。因此,幼儿教师则可积极整合乡土资源,尝试让幼儿参与登高祈福活动,让幼儿在旅行中传承我国优秀的节日文化习俗,感受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从而让幼儿深深记忆重阳节的节日特性,以便有效保护幼兒的积极心态。 由于登高旅行活动需要在户外进行,而且幼儿的安全问题很难保障,所以我就尝试对着家长提出了在重阳节期间组织登高祈福活动的想法,希望家长可以全程陪伴幼儿登高旅行,带着幼儿到郊区爬山,参与重阳节祈福活动。最初,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支持这项活动,一方面是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配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担心幼儿在登高途中出危险。经过多次协商,这些本身存在顾虑的家长终于也被我打动,他们主动承诺会尽量抽出时间带着幼儿登高祈福,只有零星几个家长不愿配合。于是,我就提出建议,家长可以带着幼儿用菊花、茱萸做一些荷包或者抱枕,同样有祈福之意,时常佩戴也可保护幼儿的身体,且一定要告诉幼儿茱萸、菊花的作用,宣传重阳节的节日文化。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阶段组织重阳节节日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幼儿自主传承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让幼儿在体验中牢牢记住重阳节的由来、特殊的习俗活动,使其产生深刻的节日记忆,由此保留、宣传重阳节文化,切实丰富幼儿的精神财富,同样也合理规避传统文化流失问题。为此,幼儿教师便要带头去整理与重阳节有关的文化资料,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文化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吴舒.传统节日文化为核心的园本课程开发[J].好家长,2018(95):58. [2]庄思微.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儿童与健康,2018(12):41-4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