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 |
范文 | 马宏林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践行者,应该能正视自己的职责,采用更加有效的策略方法来开展信息教学,促进学生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20 引言 信息技术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学科,其虽然不是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课,但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借助情境,高效教学 情境是环境与情感的集中表达,在情境的带动下,学生能够以丰富的情感参与到对应板块的教学活动当中,进而积极锻炼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学习技能。对于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来说,生活化情境、互动式情境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到相应的环境之中,进而重新学习理论知识。但从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来看,信息技术教学与现实环境之间依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矛盾,大部分教师仅强调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其并不会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情感、环境等因素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偏向于生搬硬套,对于情境缺乏利用。从全新的教育教学格局来看,情境是帮助学生表达、学习的重要手段,能否重视情境、能否应用情境,这一系列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发起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尝试借助情境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在进入情境的同时掌握计算机基础与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以苏科版信息技术教材“输入文字”的相关教学为例,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借助生活化情境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环节,教师结合现代通讯活动布置任务:你要用英语向远在外国的表哥发送一封邮件,说明你的近况,为避免出现错误,需要先用Word进行编辑,你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给出排版、编辑、保存等基本操作,学生则根据教师所给出的相关步骤进行模拟,对细节进行推敲。在这一过程中,即使没有实际操作,情境也能够对相关细节进行展示,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在学生的视野中,其围绕文字编辑、文档排版、文件发送等步骤开展技能练习工作,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通过情境,学生能够赋予教学活动更为出色的应用价值,进而在应用的过程中解答学习问题。 二、结合技术,重新表达 信息技术是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载体发展而来的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除积极引导学生创新之外,还应帮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使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部分教师虽然正在积极尝试在教学活动中导入创客思维,但其仅注重创客思维的创新价值,忽视了创客思维的培养过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意识,创客思维引导着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创新、尝试,对于学生思维意识的提升有着极为明显的正面作用。 教师可尝试结合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创客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操作、创新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创新思维,结合创新活动不断展现个人的技能。以苏科版信息技术教材“插入图片”的相关学习为例。在引导学生参与上机操作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尝试,依靠学生的主观探索促使其掌握相关技能。在教学环节,教师仅向学生布置“向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操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知识、生活经验独立进行尝试。在发起技能练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尝试结合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技术操作技巧完成任务:或是下载图片,利用“Ctrl+c”“Ctrl+v”复制粘贴,或是选中文档中的“插入”功能,在相应的位置加入图片。在注意到教学软件上的“插入模块”之后,一些学生甚至会尝试利用线条、图形绘制相应的图案。创客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既有的资源中重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巧,并引导学生大胆实验。在创客思维视角下,教师应为学生预留适当的发挥空间,摒弃“结果决定一切”的错误思想,对教学过程投入一定的关注,从而锻炼学生的有关技能。 三、合理进行评价来构建高效课堂 评价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而言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不过在评价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客观、合理。因为一味地批评学生,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没有优势,丧失学习的信心;一味地赞扬学生,学生会觉得骄傲自满,不再接受别人的指导不说,还会故步自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然后进行及时的鼓励、肯定。比如有些學生在上课时不仅思维活跃,而且上机操作时的准确率极高,教师这时就可以用“你的想法真有创意!”“做得蛮不错的,加油!”进行鼓励。在看到有些学生的作品完成得很棒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的平台,将学生的作品放在上面,让其他学生进行观赏。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有效的增强。而针对一些理论知识掌握得不错、上机操作频频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这样评价:“相信你可以变得更加优秀,加油!”“你还有进步空间,期待你的成长!”“你的理论知识都掌握的那么好了,上机操作对你而言应该也不成问题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这样的评价语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也可以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可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能力、个性的尊重。在听到教师的评价后,学生会不断地提高自身,努力的成长,快速的进步。 结论:综上所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极为关键,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能做出教学反思,明确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再从问题入手,实施有效的教学调整。 参考文献 [1]吴莹颖.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编程教学策略探究——以“小猫排队形”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31-32. [2]孙敏.解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A1):136. [3]冯拥军.多种策略促进小学信息课堂教学质量研究[J].新课程(上),2016(12):112. [4]刘江岩. 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