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策略 |
范文 | 黄友富 摘要:写作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也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息息相关。基于此,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通过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来夯实他们的语言文字基础,在写作时做到文思如泉涌,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累素材的兴趣。同时,教师也需要回归教材,立足课堂,帮助学生积累多样化的阅读素材,使其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游刃有余,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写作;素材积累;运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281 引言 在语文考试中,作文比重巨大,所占分数为六十分,近乎占试卷分数比重的百分之四十,因此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对于大幅度提高学生卷面分数具有重要作用。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肯定发现学生对高中学习生活既有抱怨,也有着期待。可以说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活既是单调的,也是丰富多彩的。那么,我们教师就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用文字去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主动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在学习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新颖的课后作业。比如:主动去观察和体会自己学习生活中发生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对某些事物的看法等。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和体会到的事物写一篇小短文。而这篇小短文不限文体、不限字数。 二、了解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让学生经常关注社会热点,学生才能够分清社会热点的是非、优劣、好坏,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并无限接近命题人的出题意图。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当下的社会热点——“地摊经济”。有的同学认为,“地摊经济”门槛低,种类多,同其他经济类型相比,看似不甚“华丽”,却能够为百姓提供便利,增加城市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市场的经济活力,切实增加就业岗位,应当大力推行。也有同学表示,“地摊经济”确实能够惠及民生,但是很多地方的地摊经济管理不当,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出行和其它日常生活。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网店里的物品价格也很实惠,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福利。而且,很多从事地摊经济的商户从网上进货,所以也没有必要大力推行“地摊经济”。还有同学认为,如果可以解决“地摊经济”的管理问题,推行“地摊经济”是能丰富市场经济的,值得推广。所以,“地摊经济”要想真正惠及民生,避免“看起来很美”,就应当在“放”的同时,“管”要跟上,“服”要到位。学生讨论得十分激烈,老师也乐在其中。学生就社会热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老师认为学生得出的观点很有道理,可以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整理出来,写成一篇议论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这样学生才能“熟能生巧”,写考场作文时才不会陌生。总之,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分析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学生也很愿意探讨社会热点,所以老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个条件。老师还可以选取争议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三、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眼界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催人奋进的人生灯塔,作品的文学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部作品的文学深度,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让人百看不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心理状态的人在阅读文学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新的文学启发。学生可以将阅读时的所见所闻运用于作文之中,以此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推荐书籍,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和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资源。以《史记》为例,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既有帝王的雄韬武略,又有末世英雄的金戈铁马,还兼顾市井之中的侠肝义胆。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够有效积累写作素材,也可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关于史实人物的命题作文,学生会撰写到:“我最仰慕的人是太史公司马迁,正如他曾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举凡大才都受过苦楚,太史公守着心中正义,并未放弃信念,这才迎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举世名著,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必然也会遇到坎坷,应以这些前辈为指路明灯,锻炼自身意志,提升自身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实现了写作与阅读紧密联合,促进了两种技能之间的相互配合。 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能积累素材的电视节目或论坛,例如《新闻联播》《新闻周刊》《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主持人大赛》以及人民日报的《社论》等,多方收集素材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立足课堂实践,回归教材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灵感不足,素材积累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素材过于陈旧、素材雷同度高,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的常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课堂实践,回归教材内容,对教材中的重点语篇进行分解,因为一篇课文中所传达出的主题本身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并应用到相应的主题作文当中。例如,在鉴赏《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学生可以体会到毛泽东伟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怀,这就可以让学生以“爱国尚志”为主题撰写一篇说明类文章,同时也可以感受毛泽东笔下气壮山河的景色。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还能够达到积累作文素材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五、引导学生归纳写作素材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肯定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时,基本上没有将写作素材进行很好归类。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想要去找到相关的语句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和大量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所积累的写作素材。比如:将写作素材分类为爱国主义类、感恩生活类、人生价值类、生活趣事类等等。然后,让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将相关素材摘抄在不同的类别之下,以便使用时能够快速找到,进而快速运用,提升写作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探寻适合于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并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和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寫作能力与写作水平,甚至能很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晓锋.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9(20):84. [2]魏慧.如何深度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素材[J].语文天地,2018(16):53-54. [3]白小洁.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素材积累与运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