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究“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运用
范文

    刘济嘎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跟未来发展趋势,巧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对传统授课方式进行创新,突破作文这一难点,让学生不再畏惧写作。教师应根据作文要求来对授课方案做好设计,将创作视为大方向,燃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之在后续授课活动中将新旧知识结合并应用到不同体裁的作文中,也让教师对学生真实的能力范围做到切实有效的把控,通过多样化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新时期下高效的“作文先导式”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作文先导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045

    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点拨,将学生推送至课堂主体地位,助其走出思想干扰,带着极高热情参与写作。“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凸显了“作文即本身”,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提前明确写作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预习

    在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忽略了写作预习这个环节,通常是作文课上临时讲解几篇范文,或者给学生提供模板、写作方法等就要求学生开始写作。实际上,作文预习非常重要。写作并不是一堆文字任意堆砌的过程,而是思维创造的过程,是一项综合性活动。一篇优秀的文章,必须有丰富的素材、合理的框架、清晰的逻辑结构、明确的主线和重点等。而教师仅仅给学生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的时间,很难让学生事事准备到位,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成效,还会影响学生的心情,甚至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排斥心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提前明确写作主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为学生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编写思路的分析可以发现,统编版教材采取了主题式编写方式,即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编写,这也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运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其中第三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来编童话”,这个单元安排的课文也都是童话故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第五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个单元安排的课文也都是有关于这一主题的,如《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在每次讲解一个新的单元之前,将这个单元的写作主题告诉学生。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前积累写作素材、提前思考写作方法等提供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在讲解本单元课文时,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鉴赏句子、品味写作方法等,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为学生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直接给学生作文题目,或是全命题,或是半命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写作。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写作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情感抒发的过程,学生若在写作时没有融入情感,是很难写好作文的。所以,这种直接给学生题目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情感,还容易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心理。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作文先导式”教学思想,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欲望。换言之,要想让学生“会写”,必须让学生“会说”,而让学生“会说”,先要让学生“想说”。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或是故事化情境,或是生活化情境,或是多媒体情境,抑或是其他教学情境,总之,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学生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时,教师应摒弃过去直接给学生作文题目的教学方式,而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合集,如猫、狗、鸟、仓鼠、乌龟等。教师可以提前从网上下载有关这些小动物的视频,并将它们制作成视频合集,在学生写作前给他们播放出来。一方面,在视频的刺激下,学生会获得良好的感官体验,情感被充分唤醒;另一方面,形象生动的视频也为学生接下来写自己的动物朋友提供了思路和素材,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交流和表达的兴趣。

    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学生除了要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真情实感外,还要有独特的观点。从当前小学生写作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虽然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没有错别字,但是从整体上看内容比较肤浅,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是阐述一些浅显的道理。这样的作文缺乏亮点,不够突出。“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前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从而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能让人眼前一亮。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学生与同龄人交流,没有压力,而且在这种民主化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成长背景、性格特点等不同,他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的出发点不一定相同,思路不一定相同,而这些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很容易擦出思维的火花。这样既能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面去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在写作之前,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写出有深度的文章,这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文先导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凸显出其独有价值,既可燃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将读写等多种能力尽可能地结合,让学生在听与说中饱含个性,迎合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强化其原有的语文素养。在实践中,教师对“作文先导式”授课模式的成效进行了科学且全面化反思,秉承“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借助双向互动和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愉悦且不失约束的沟通,能增强其情感化体验,与新课程的需求相契合,跟上时代的进步潮流。

    参考文献

    [1]王兵德.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先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0(28):71-72.

    [2]胡勤琼.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构建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20(07):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