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对策探究 |
范文 | 冼伟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通过阅读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开展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长期且大量的阅读,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文学素养都有很好的提升。但目前传统教育的理念,让阅读变得充满功利性。尤其是农村小学阶段,当地的教育方式会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使得学生们大部分的阅读都局限于教材课本,不利于学生学习。当地的相关教育工作者们,必须了解这一痛点,深入改革,全而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农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096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是学生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教师让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能够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益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但是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它需要学生在听、说、读、写上都得到有效的训练。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阅读的奇妙,感悟阅读的魅力。 一、农村小学阅读现状分析 (一)教师和家长对阅读认知不足 农村地区居民在观念上相对较为落后,并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看课外书籍实在耽误学习,因此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同时,部分学生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也存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学生放学回家后需要做一些家务活,或者是直接看电视、玩游戏,很少进行课外阅读。此外,教师大多是参照教学大綱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将重点都放在了语文知识的讲解上,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并没有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使得学生缺乏阅读时间和空间,并且缺乏自主性,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课外读物少,缺乏良好阅读习惯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家长并没有给学生购买足够的阅读书籍,即便购买也仅仅是一些辅导书籍或者训练习题,再就是一些关于写作的书籍。同时,家长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自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从而无法为学生树立榜样,闲余时间并没有进行阅读,也没有去督促学生进行阅读,认为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即可。同时,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都局限在课本之内,很少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也没有组织相应的阅读活动,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缺乏监管,导致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阅读意识淡薄,家庭缺乏足够重视 在农村家庭中,学生的监护人常常只关心学生吃得如何、睡得如何,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则是不闻不问,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即便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只是问问成绩如何,只是告诉学生要听老师的话,记住老师讲的知识。而学生的父母由于身处外地,也只是给予学生金钱上的弥补,这就导致学生在家中没有大人的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会主动进行阅读,严重缺乏阅读意识。 (四)学校经费不足,缺乏良好阅读环境 当前,大部分农村小学都响应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积极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图书馆,以便为师生的阅读提供资源。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资源,需要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需求,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由于经费问题,导致图书馆馆藏严重不足,并且缺乏更新,可读性较弱。同时,部分农村小学过于追求硬件设施的建设,但并没有充分合理地利用图书馆,大量书籍只是摆放在书架上,学生并没有去阅读,这就使得图书馆成为一种摆设,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如何改善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目前已成为农村语文教学重点研究的教育课题之一,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针对课外阅读举办一些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这要求教学老师积极跟学生互动,首先,跟学生一起阅读,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有价 值的书籍,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探讨,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其次,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强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够安心的阅读。 (二)悟遣词造句之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语文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们能够产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学习阅读也是如此。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很多值得学生去感悟的课文。那些优美的词语、精妙的造句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不再把阅读当作一种负担。他们能够在阅读的海洋里畅游,产生热爱阅读的积极情感。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参与热情 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阅读文化。对此,学校领导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成立相应的活动小组,对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需要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持续性活动方案,保证活动具有持久性。学校还需要发挥校外力量,结合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资源,形成一种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有效地拓展延伸阅读活动。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对此,语文教师也需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感悟。教师可引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利用学习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色,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从而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对话空间,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语文阅读的课堂中,应该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感悟词句之妙到篇章之美,再到情理之深。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用心去阅读,在阅读中让自己的情感和文章中的世界相连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感悟阅读,让学生能够有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加深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清. 刍议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 数码设计(上),2020,9(12):224. [2]杜丽楠. 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20(7):36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