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范文

    董立波 王涵 包丽岩 谢玉霞

    【摘要】目的:分析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通过运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本院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本组47例患者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计检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漏诊2例,检出率是95.74%,漏诊率是4.26%;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多数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的异常现象,其中室壁瘤患者共计8例(17.02%),室间隔穿孔患者1例(2.13%)。患者的心包積液直径(4.3±0.3)mm,二尖瓣的反流面积(4.1±0.3)cm2。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通过运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027-02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冠脉出现急性且持续性的缺氧和缺血,从而诱发心肌坏死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疼痛,若不能有效治疗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明确诊断,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措施[1]。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中对于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技术手段,以下将探究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本院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女:26/21;年龄43~78岁,均值为(62.5±0.4)岁;心肌梗死部位分布:前间壁19例,前壁13例,广泛性前壁10例,下壁5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诊断方法

    患者均接受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应用我院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中为相控阵探头,频率为2.0~5.0MHz,患者检查时需保持空腹状态,同时维持身体放松,确保呼吸平稳,检查期间首先选取左侧卧位,之后改为仰卧位,实施二维超声检查与M型超声检查,检查中切面有胸骨旁左室(长轴)、心尖(短轴)二尖瓣(短轴)、乳头肌(短轴)以及心尖四腔心和二腔心等,可在必要情况下观察患者的胸骨旁四腔心(长轴)以及心尖左室(长轴)和剑突右室(长轴)等各切面,确保可获得清晰影像学图像。重点对左心室大小与形态和室壁厚度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对左心室运动功能协调性以及室壁运动幅度和彭出状况等进行观察。对于心包积液与二尖瓣反流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测定患者收缩期的室壁增厚率。

    1.3评价标准

    结合所获取患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各切面图像,对其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室壁瘤、心包积液与二尖瓣返流和室间隔穿孔等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x-±S)描述,数据对比行t、X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47例患者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计检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漏诊2例,检出率是95.74%,漏诊率是4.26%,漏诊2例患者均为前间壁心肌梗死。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多数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的异常现象,其中室壁瘤患者共计8例(17.02%),室间隔穿孔患者1例(2.13%)。患者的心包积液直径处于3.0~6.2mm之间,均值(4.3±0.3)mm,患者二尖瓣的反流面积是2.7~6.5cm2,均值为(4.1±0.3)cm2。

    3 讨论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近年来临床中所广泛应用的一种影像学技术手段,并且该案技术的安全性高且具有无创性和操作便捷等一系列优势,可实现重复检查,特别是在对患者疾病初诊与病情监测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早期诊断中,能够探察患者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同时结合患者的图像表现,能够对具体证型进行区分。例如,患者的前间壁或者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则表现出和患者心电图的导联区域相对应部位是间隔以及心尖部等明显变薄,同时运动幅度小于5.0mm,患者的左后壁运动则表现为正常亦或是有所增强[2]-[3]。对于广泛性的前壁梗死患者来说,则主要表现为左室前壁、心尖部以及室间隔等处明显变薄特征,同时室壁运动显著减弱或消失。并且通过运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还能够明确患者的室间隔穿孔情况、二尖瓣返流情况与患者的心包积液发生情况,特别是和心电图进行联合运用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发挥良好的监测效果[4]。从本次的分析结果来看,47例患者通过运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疾病检出率达到95.74%,漏诊率仅为4.26%。这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疾病诊断中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诊断效果,该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通过运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杉,董彤.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5):355,357.

    [2] 唐兴云.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18,3(23):105-107.

    [3] 陈笃聪,王岭,胡敏, 等.彩色超声联合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4):56-58.

    [4] 冯丽娟.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47-48.

    作者简介:

    董立波(1983-)女,汉,黑龙江省鸡西市人,学士学位,副高职称,研究方向:心脏超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