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青少年研学旅行市场开发的研究 |
范文 | 石昌奇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研学旅行以“教育+旅游”模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多方关注。当前国内研学旅行市场蓬勃发展,但呈现出野蛮生长的迹象,如何有效规范和引导各地的研学旅行便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学问不应局限于书本,课堂也不应止步于教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了其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本文旨在对我国中小学生教育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研学旅行市场开发进行研究。 关键词:研学旅行;市场开发;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297 引言 我国的现代旅游业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兴起,旅游业的发展及对旅游业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迅猛,但更多是在成年人旅游领域,对于中小学生旅游市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对学生修学旅游的开展有丰富的经验,研究也更加深入,对于学生旅游的研究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 一、 研学旅游市场开发相关概念 (一)研学旅游概念 现阶段,旅游学以及其他学科并没有涉及研学旅游概念的界定。研学旅游从主观角度分析可以指离开常住地点前往异地进行学习,从而进行探索求知的旅游活动;研学旅游从客观角度分析可以指青少年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外集体活动,通过体验生活的方式获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研学旅游主要结合了学习和旅游两种方式,在游客体验研学旅游过程中,使游客真正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和享受生活,使其在实践中认识和检验真理。 (二)旅游市场开发 旅游市场是指旅游客源市场或旅游需求市场。从经济学上看,是指通过买卖旅游产品达到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地理位置上看,是旅游市场经济活动的中心。通常情况下,为了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必须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化分析,从而制定详细的市场营销方案,进而达到开拓旅游市场的目的。 二、中小学生教育旅游市场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旅游产品方面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旅行社的学生旅游线路设计与传统旅游计划区别不大,或者仅设计一些主题游乐和观光项目。这类旅行社在接待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团时,较少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在产品设计、执行、反馈等各环节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真正有特色的能够让孩子参与其中的旅游产品很少。部分旅行社虽然开办了教育旅游项目,但其旅游内容也多为景点参观,缺乏针对中小学生特点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量身定做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互动性和体验性不足,因此难以吸引學生及其家长主动参加。 (二)市场运营方面 目前中小学生旅游市场上的经营者众多,有旅行社、培训机构、教育机构等,市场秩序混乱,缺少专业的市场经营者,近年来部分地区或景区顺应形势,成立了专业性较强的研学旅游公司,发展也不均衡。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方式主要还是夏令营或春游秋游。相对于成人观光度假旅游和出国旅游来说,中小学生旅游在盈利方面稍显不足,为补足此项收益,部分旅行社或旅游企业对中小学生旅游收取高额费用,可大部分旅游产品价格不仅与学生实际消费水平不适应,也令学生家长难以接受。 (三)产品操作方面 中小学生群体身体和心理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探索欲望强烈。以研学旅行团为例,除了学校带队老师,一般每车会配备一位导游。中小学生外出旅行集中在春夏季节,而夏季也是旅行社最为繁忙的时候,导游服务出现严重缺口,很多地方高校旅游专业相关学生会加入旅行社临时兼职导游团队。旅行社选拔操作不严格,部分未取得导游从业资格证的导游也参与进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 三、研学旅行市场开发的策略 (一)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可以结合海洋特色 我国是一个有着三百万平方公里海疆的大国,而山东省又是国内海洋的强省,海洋资源富饶、海岸线绵长,海洋文明起源早,海洋科技、海洋产业与海洋经济发展走在前列。比如,作为山东著名的滨海城市青岛市,依托现有的海洋资源,以石老人风景名胜区、栈桥为主的滨海风光和海洋文化、奥帆中心为主的海洋体育文化、海军博物馆等为主的海军文化,规划主题鲜明、具有海洋特色的研学旅行产品。积极倡导海洋研学,让学生们离开课堂,走进海洋,亲近海洋,在大海边感受地球和月亮的相互吸引,领略大海中的潮涨潮落,生生不息,理解奥妙无穷的大自然规律,激发其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学生们在海滨、海岛,观察海洋垃圾泛滥的现象,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过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海洋意识、生态意识,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山东2035年建成海洋强省积蓄力量。 (二)创新研学旅行课程产品体系 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研学旅行经营企业,应以促进学生全方面成长为目标,这是当代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对教育主体—学生们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需要多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最真实的世界,用课堂学习的内容解决现实的问题,从自然世界中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最新的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卷第19题,正是关于“黄河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研学综合类题目,考核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更应积极把广泛的活动尤其是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相关的主题活动纳入研学范畴,提高创新并丰富发展研学旅行课程产品体系。如研学旅行到博物馆、纪念馆、科研实验场所、农业种植园区,就应该邀请这些行业的专家、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人员来进行指导,借由他们第一手的视角和专业化的讲解,呈现给学生更接地气的乡土乡情、更有魅力的城市发展、更尖端的科学技术,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眼界。 结语 “旅游+教育”的新模式推动了山东全域旅游的发展,加速了素质教育的改革,培养了创新型人才,山东旅游迈上了新台阶。同时利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使游客在山东研学旅游的过程就是在学习当地文化的过程,利用这种模式将山东文化发扬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山东城市的文化魅力,增强山东研学旅游竞争力和品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黎萍.南京市研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6):76-80+18. [2]马悦,张曼,李苗苗.陕西省研学旅行市场开发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8):261+26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