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
范文

    刘勇

    摘要:初中体育有助于锻炼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发展,而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育界对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氛围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虽然课堂设置以及教学内容还有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以及对新课标理念错误的认识,体育教学仍然偏向于传统,并没有体现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这样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鉴于此,本文初中探讨了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一些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主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31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体育教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条件就是学生必须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发挥体育教育的育人作用。但是我们发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足,而且有的学生对体育课程表现出厌学的现象,一些地区的学生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培养没有掌握一个体育技能,学生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这不得不说是我们体育教学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本文围绕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国目前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未对体育教学形成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语文、英语以及数学这三大基本科目中,将大部分的教学精力放在了如何快速有效提升学生的基本功上,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且很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通常参与热情不高,很多项目如跑步、跳远等采取了“糊弄”的态度,导致教师无法进行有效的体育训练教学。而我国家长几乎都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中,对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没有任何认知,也无法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案进行辅助锻炼。

    (二)体育教学中内容相对单一化

    虽然中学生照比小学生来讲身体素质趋于发育成熟,对肢体的协调能力有着更好的控制能力,但在体育训练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以及不确定性。因此,很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遵循了常规的教学方式,采取了跑步、站军姿等锻炼活动(有些体育教师甚至让中学生在体育课中做广播体操,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学生新鲜感缺乏。

    (三)体育教学中的方法以及方针过于老旧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形成了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运动偏好,制定相关的教学锻炼计划,激发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重要性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除教师常规的锻炼方法外,学生自身的自主锻炼意识也尤为重要。在课堂锻炼中,教师受课时、地点、精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无法对每一位同学进行跟踪教育,因此初中生需要养成自主锻炼意识,利用自身的闲暇时间自主练习,增强体质。通过培养初中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将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方案的成功率,便于教师评估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同时学生通过自主锻炼,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专业性的锻炼,强化自身素质,使自身得到全面性的发展。

    三、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一)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制定专业性的教学计划

    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初中生进入青春期时间各不相同(部分同学会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且男女间由于生理构造不同(部分同学亦包含了身体原因),因此对于體育锻炼项目的耐受力也不一样。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前,需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例如,教师可开展“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以及“你最讨厌的体育项目是?”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教师可以充分估算出班级学生对不同的体育项目的接受程度,避免学生出现抵触心理。同时,教师还需开展体力测验,让学生通过俯卧撑、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体育项目算出初中生的耐受力,对其身体素质具有充分的了解。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体力测试以及调查问卷的结果开展针对性的体育教学。

    (二)在体育训练中培养师生情感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及时培养与初中生的情感,这对于激发其主动参与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思维虽然趋于成熟,但与高中生横向比对后发现,其个人喜好还有待养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而与初中生养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充分融入,因此,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计划。例如,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打篮球、踢足球,进行相应的体能训练,培养彼此间的默契感,为师生感情的养成进行铺垫。此外,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与学生开展详细的赛后规划,共同商讨相应的战术策略,进行深入沟通。通过教师构建的沟通平台,中学生将在不知不觉间把教师作为自己的“队友”,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度。而初中生好感度的养成将直接影响到其对体育课堂的热爱程度,从而形成自身的体育主动参与意识。

    (三)组建相关的体育小组

    体育是一门非常看重团体协作的运动,通过有效的团体协作,初中生不仅可以完成高难度的体育项目,同时还可以在团队中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同学间的合作友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体育项目组建相应的小组,通过体育小组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例如教师可根据花样跳绳开展“跳绳比赛”,将学生按照人数均匀地划分为4队,进行2对2模式的挑战,需要注意的是,在花样跳绳比赛中,教师仅负责维持比赛必要的公正性以及技术支持,余下的事情均交由学生进行举办。而初中生通过比赛场地的选择、相关战术的讨论、花样跳绳的练习以及制定相应的比赛计划等事项充分调动了自身的参与感与热情度,实现了教师关于学生体育主动参与意识的启发。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和行为。

    参考文献

    [1]曾秋生.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

    [2]周玺.浅谈高中体育课堂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4(Z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