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范文 | 孙亚男 摘要:语文教学的乐趣在于生发与迁移,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智能体现在听、说、读、写的技能运用方面,同时也体现在语文知识的掌握上。二者看似是基础与运用的关系,实则综合了语文智能与语文情感等诸多要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于找到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的生发点,利用多元活动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最终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课堂;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36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所安排的语文知识并不高深,能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材料。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仍旧占据课堂的主体位置,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学习新颖的教育思想,更新传统教育手段,在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中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随着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已经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线上学习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获取相关的知识;合作科研能让学生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开阔自己的眼界,但是这些教学手段并没有应用到常规的教学当中,很多老师仍旧秉持传统的方式开展教学,这些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效用,但是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小学语文作为实践性學科,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关联,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挖掘小学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在知识、方法、技能上的关联,帮助学生编织更为合理的思维网络,提高学生的感知和记忆能力,促进学生获取知识。但在教学当中,很多老师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在常规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存在创新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更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收与消化。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充分尊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师授课方面,由于长期受传统语文授课模式的影响以及在面对家长对学生成绩过于关注的压力下,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灌输知识的授课方式,面对教育理念的改革,仍没有完全适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原则,导致学生对教师仍然存在学习上的依赖,教师也习惯性地占据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切实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这一现状,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采取趣味性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吸引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充分尊重和发挥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与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二)融入“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寓教于乐”这一理念的重点在于如何在语文课本当中找到趣味学习的生发点。所谓的生发点,就是围绕一篇课文理清重点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勾连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对于原有知识的深度处理,并产生一种继续学习的意愿。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能够利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将“趣味”注入教学当中,在课堂应用中能够明确兴趣点与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认知结构,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是《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借助对话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于朗读训练提出了三个关键的目标:准确、流利和有感情。对于这三者的存在和关联,我们应该予以明确。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式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语言十分幽默,教师需要做到将兴趣与指导朗读相结合。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对话形式推进情节发展与指导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可以将狐狸和小熊的对话进行分类重组。在朗读的基础上,明白描写神态的词语、描写动作的词语和标点符号的用处,并对朗读进行二次指导。找准切入点,明确指导方向,在训练中增添趣味性因素,这就是理论知识与寓教于乐理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三)借助合作活动,促进自主学习 合作活动是新课改教育思想中所倡导的一项重要学习活动,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活动更加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了促进语文自主课堂的生成,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分析,以便学生在集中集体智慧的过程中,能够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充分探讨,真正地实现合作能力、阅读分析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的语言环境和情感,向学生设定“在文章中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呢?对你有什么启示呢?”等开放性问题,并为学生预留自主思索的时间,促使学生基于自身的阅读素养,对这一问题产生思考。教师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阅读分析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中的学生之间保持一定的差异。之后,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阐述给同伴,以便在共享思维的过程中,全面认识到本篇文章中讴歌的少年热情,激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不难看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素养,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安排,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促使学生在强化自身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 (四)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为增强小学生的文字想象力,教师应该采用丰富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小学生之间多角度沟通交流对文章情境、思想的看法,并通过多组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结论: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是应该抓住每个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不断激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发展的兴趣,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科学地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并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使教师与学生能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根海.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20(12):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