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科学课教学创新实践探究
范文

    杨永胜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呼吁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参与,而且能满足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小学科学课新教学模式的转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小学科学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82

    为了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我国大部分小学普遍开设科学课程。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核心素质内涵丰富,呈现出学科特色。小学科学課程的核心素质主要包括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实现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创新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当前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主讲方、学生为被动的接收方,这样的上课方式的缺点是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有一大亮点弥补了传统上课方式的不足,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导,即教师提前将课堂内容录制成小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难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小学科学课教学创新措施

    1、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待提升,很多孩子都是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烈。虽然合作学习为科学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但是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学习效果通常并不理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拿到的实验器材不愿与小组成员分享,导致探究学习无法完成;有的学生过于强势,要求其他人都按照自己的指挥做事,导致引发学生矛盾,阻碍合作学习的开展;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只是听他人说,看他人做,自己做个旁观者。而要想改变以上诸多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教师应当着重向学生强调:小组是一个小集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如有的学生担任实验操作员,有的担任实验观察员,有的担任实验记录员,有的担任实验成果汇报员等等,各个成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最终顺利完成科学探究。例如教学《磁铁》这部分内容中的“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磁铁、回形针、塑料尺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将实验观察情况以及最终结论认真的写入到报告中。这时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进行实验操作。例如先用一个磁铁隔着塑料尺去吸回形针,看看能够吸多少个回形针,之后再加一个磁铁,看看吸起的回形针数量有什么变化。对于相应的实验现象,会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去思考磁力变化的规律,最终得出科学结论。而由于磁铁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自主探究,可以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也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相应的培养。

    2、贴近学生生活,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关注生活实践,因此科学概念的建构在教学中可以融合生活化元素。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学的科学概念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会影响小学生的科学认知以及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将会有效拉近小学生与科学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科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动力。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任务,如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化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化认知,去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科学认知得以内化,逐渐发展起良好的科学思维以及科学能力,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培养生活实践能力方案

    这里选择以“食物”篇章为例完成教学任务。

    1、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家里的面包,初步了解关于食物所含的营养以及我们一天所摄入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学会区分生熟食的不同;掌握减慢食物变质速度的方法;学会查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2、实验材料。

    一块家里常备的面包。

    3、操作步骤。

    (1)拆开包装前看看包装上的配料表以及营养成分表。

    (2)将同一块面包分成两份(该过程如需借用小工具可由父母协助),一份放在冰箱里冷藏,一份常温放置;放置三天左右。

    4、实验结果。

    (1)放入冰箱冷藏的面包口感没什么变化。

    (2)常温放置的面包出现了少许霉斑。

    5、实验原理。

    放入冰箱冷藏的面包因为低温保存,所以细菌滋生达不到所需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就不容易发霉变质;而常温放置的面包由于温度较高,而且空气中又含有足够细菌生长繁殖的氧气以及其他有用成分,所以面包出现发霉长斑的现象。

    6、实验延伸。

    学生们可以通过自主发挥,将本次实验用到的面包换成自己爱吃的蔬菜或水果,观察对比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不同变化。

    上面这个实验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安全性较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做或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共同完成。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步骤、自己得出实验结论,以及通过进一步挖掘了解实验中蕴含的原理,学生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能够自己通过实践观察总结并对所观察的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最后的实验延伸给学生留下了自己发挥主动性的空间,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实验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结语:总之,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对教学内容能够进行灵活掌握,利用多种教学契机,科学使用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践,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形成自然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慧. 曾宝俊小学科学优质课的教学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王辉.科学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8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