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TPACK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朱明莹 摘要:由于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领域最重要的部分,将 TPACK 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作为英语数字化教学改革的一个研究课题。其中,它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有效地将 TPACK 理论与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英语思维、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关键词:TPACK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90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TPACK概念 TPACK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的英文简称,由多个知识元素组成,比如,学科知识、技术知识,在学科教学中关注不同知识元素的同时要深化把握其交互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科知识元素被简称为CK,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之前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有效传授的同时确保学生高效学习,避免误解教师讲解的学科知识点。教学法知识元素简称为PK,大都是一般性教学原则、教学策略,能够应用到不同学科教学中,利于教师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中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在实施教学计划中巧用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高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促使学科教学具有较高的实效性。技术知识元素简称为TK,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技术知识层次、能力、素养等有着更高层次要求,比如,具备扎实的教育技术知识,具备较高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利于提高学科信息化教学水平。 二、TPACK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1.明确英语阅读任务 教师在把握 TPACK 框架内涵、要点等过程中强调信息化教学,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科学地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促使阅读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为各层次学生高效学习英语单元课题知识以及激发阅读兴趣提供重要支撑。 以“The environment”为例,教师要多层次解读英语教材中单元课文阅读教学内容,以TPACK 框架为切入点,科学设置知识、能力以及情感层面的教学目标,规范化指导英语阅读课堂教与学两大环节。与此同时,教师要在分析班级学情基础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课程网络平台,筛选、整理和教材中单元课文主题相关、难易度适中的不同类型阅读素材,也包括相关的视频、短片等资料,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征,巧妙引入“环境”这一阅读主题,呈现环境问题这一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视频、短片,在学生观看中设置可行的思考问题,和其进行良好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顺利展开单元课文阅读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课程网络平台中获取的阅读素材和教材课文内容有机整合,利用网络资源实时丰富阅读课堂教学内容,在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优势作用中直观、生动、具体呈现阅读课文知识点。随后,教师要在讲解教材内外阅读课文内容基础上明确网络环境下单元课文阅读任务,比如,在通读全文、精读段落基础上能够用英语讲述当下经济发展中呈现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方法、措施、建议等。 2.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的,教师要从 TPACK 视域入手,优化完善“The environment”单元课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环节,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应用教育技术中高效、愉快学习单元课文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单元课文阅读任务完成情况,有机联系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深化整合教材内外和环境相关的阅读素材,科学设置 TPACK视域下梯度性明显的课堂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深化阅读课文内容,有效思考的同时利用现代化学习设备、课程网络平台等,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源的同时进行深层次分析,在阅读问题层层解决中提出新的问题,在问题作用下有效积累技术知识、英语知识,在把握多样化阅读方法技巧过程中培养良好语感以及阅读思维,确保单元课文阅读教学在TPACK 知识框架作用下得以优化创新。 3.合作学习优化评价 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实施中强调的重要方面,而教学评价是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TPACK视域下,教师要将教育技术、合作学习同时渗透到英语阅读课堂,让学生在自主选取且共享阅读资源中进行多样化阅读实践,深化发展阅读能力,在教学评价优化中改变与创新课堂英语阅读教学。 教师要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The environment”单元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入到英语阅读课堂,针对TPACK视域下英语阅读教与学具体要求,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阅读能力、认知水平等,合理划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小组,各小组每位成员职责分工要明确化。随后,各小组学生要巧用精读、泛读、跳读、默读等方法,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有效思考、探討、分析与之对应的阅读问题,在问题解决中通过多样化网络平台收集、阅读多样化的同主题阅读素材。在此过程中,各小组学生要有机整理收集的阅读素材,明确当下国内外生态环境现状、呈现的问题、具体影响以及保护措施等,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剪辑、动画处理等技术,科学制作微视频,和其他小组学生进行分享阅读。教师要在仔细观察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多样化话题,让各小组学生任意选取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此外,教师要优化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将自评、互评、师评等巧妙引入TPACK 视域作用下的单元课文阅读课堂中,在多元化评价中优化完善教育技术作用下的英语阅读教与学,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在夯实技术与学科知识基础上深化发展英语阅读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数字化以及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要在深化把握TPACK基础上围绕生本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有效反思、总结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科学渗透信息化元素的同时让阅读课堂焕发生机活力,促进英语阅读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确保学生在积累英语知识、掌握阅读技能、发展阅读能力中培养英语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苏倩倩.小组合作学习与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06):90-96. [2]黄水娇.浅谈任务驱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73-174. [3]谭华兰.分析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中旬),2014(03):180-181. [4]张琪.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05):2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