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范文

    董雪

    摘要: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界也将综合素质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标准,这一培养方式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创新思维能够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起到良好的锻炼,以此养成数学素养。数学思维的养成不能仅限于解决数学问题,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能起到辅助性作用。文章立足于新课改的要求,通过阐述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意义,分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需遵循的原则,讨论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具体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有效策略;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226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这要求数学教师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身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教学反思不全面等[1]。基于此,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课堂主体地位,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需要建立在感知、记忆、思考等基础上发展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长时间思考。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阶段,小学数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途径。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本文对此展开了详细探讨。

    一、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意义

    (一)打破传统教学理念

    因为长时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会根据自己制订好的教学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容易忽略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课堂中形成“学生听,教师讲”的单一状态。教师也因为习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会主动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确定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还能有效地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整体提升学生的活跃性。

    (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根据自身已制订好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提起兴趣,对学习丧失兴趣,认为学习数学是一种极其困难的事情,最终失去信心。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不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此外,还能刺激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信心[2]。

    二、有效利用数学课堂开展创新教育的方法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营造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主动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与时俱进,将新颖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以免教学流于形式。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主要为形象思维,同时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基于此,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予以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展开教学,以此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可以深入思考,探究数学知识,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确保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以“千米与吨”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掌握“千”的度量单位,同时加深对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单位换算的理解。所以,在学习千米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到操场上亲自测量,没过多久学生便测量出操场跑道一圈的长度,一圈等于400米,两圈半则等于1千米。如此,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时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更能够提升其思维能力。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大概估算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因为学生对距离没有较多的概念,所以所估的数值不符合实际。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进行合理估测,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主动性,如数一数从学校到家一共要走多少步,再对一步的距离进行测量,如此便可以得出学校到家的距离。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给予学生有效引导,能够将其主动性发挥出来,启发其思维,使其对数学思想有一个大致认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创新兴趣,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与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具体实际的课堂教学。所以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应该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好处和快乐。因为部分数学知识内容较为抽象,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计算1只羊的具体价格,通过1只羊的价格得到5只羊的具体价格。通过这种生活化的知识运用,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结论:总之,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在平时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不断创新。须知,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持之以恒,如此方可促进其能力的提高,使其具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1).

    [2]温玉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

    [3]丁路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