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运用的策略研究
范文

    杨元水

    摘要: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小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傳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这样,让学生在动中学,动中乐,并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学具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0

    引言

    学具教学的含义非常简单,即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借助学具来完成对问题的解答。学具操作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以及对问题的解答,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独立自主地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动是小孩的天性,低年级的小学学生整体年龄不会超过十岁,正是坐立不安想要上蹿下跳的年纪。让学生安安稳稳地坐在教室中,都需要老师的不断努力,或采用严厉呵斥的方法,或采用哄的方法,总之,最终的目的就是牢牢地坐在凳子上,专心地听老师的教导,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此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课堂上采用严厉的教学方法固然能够把学生暂时束缚在教学的世界里,但学生是否听得进去课,最终能有多大的收获,这些都有待考证。兴趣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是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数学学习的大门,提高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的可能性。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借助教具进行课堂的教学,帮助学生从抽象的、复杂的数学问题中解脱出来,利用具象的、简单的工具进行数学的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巧用学具,精彩引入

    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能否选用适当的学具,不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到学生对学具的兴趣,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积极性。为此,课上学具的选择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巧妙利用好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演示学具,学生观看,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主动诱导,精彩引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知识。比如,在一年级中认知和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时,教师可以准备好各种形状的学具,可以选取石膏形状的学具,或是教师自己剪裁的纸壳,再或是生活中符合教学要求的形状物品。然后,教师对这些学具进行配图和上色,当学生在课堂看见五颜六色的道具时,便会被其所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可以拿起一个正方形的学具,让学生去观察正方形有几个边?几个角?并诱导学生联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物品。经过一番争先恐后的回答,学生会对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选取几个同学上台讲讲自己见过的图形物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图形的感官认识。教师在课后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制作自己喜欢的图形学具,进一步深化对课上图形的认知和理解,并与家长完成互动,让家长选取家中的物品,让学生回答物品的形状。

    三、寓教于乐,运用学具设计游戏

    小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学具紧扣教学内容设计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感悟教学内容,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获得游戏的胜利,赢取奖励,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好处,因此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情境创设,科学灵活使用学具

    在新教材中,每节课都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一个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情境中精心设计互动环节,让每个学生都在情境中积极使用学具来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情境中,学生可以联系实际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帮助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了积极动手、乐于探究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制作,发展学习能力

    自制教具是没有任何限制存在的,应该是一个灵活而又富有创造力的过程,所得到的作品也没有任何局限。于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必须消除思维定势,不能片面认为教具就是圆规、三角尺等工具,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教具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只要是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工具,都可以作为教具应用到课堂上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一个人的思维空间是比较有限的,于是教师要让小学生参与到教具制作当中,让学生通过融入自制教具这样的过程积极思考制作教具要运用到的材料以及如何运用手头材料解决制作当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手脑并用当中增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贯彻中学教学原则。例如,在学习圆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纸上剪裁出一个圆作为接下来的学习工具。学生在自主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会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新力,用不同的方式体现自己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

    结束语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更不能一味地强调成绩,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只有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兴趣,才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多途径,而学具教学是其中一种,学具教学也是教育系统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实用且高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顾兰芬.小学数学低年级利用学具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98.

    [2]张彩琴.小学数学低年级学具应用策略漫谈[J].新教育,2019(35):77.

    [3]张晓静.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上),2016(08):8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