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范文

    毛为民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小学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可谓是重中之重,是学好小学数学的有力推手,对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161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永远都是学生最重要的指导人、引路人,如何正确且全面地发挥教师的正向作用,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教育问题。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更是重中之重。数学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在基础数学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创设课堂环境,尊重学生的主观状态和个体差异,以便启发所有学生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善于观察,按时跟进,找到学生的切入点,充分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问题的要点并告知学生他们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1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意识薄弱

    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其实大多数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能够按要求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的,但是在课后的学习主动性却远远不够。在调查中发现,老师在课上布置的作业,大部分学生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对于教师没有布置的,诸如一些课后题中的选做题目是很少有学生会去主动探索和完成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遇到的困难也不会主动请教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学生普遍存在应试心理,跟着老师走,完成考试内容就可以了,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

    1.2学生情感体验较差

    其实,经历过小学前面阶段的学习,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数学学习的一些套路,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了解,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已经很难提起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了,而且一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信心,丧失兴趣。在考试完成后,考了满分才能证明这道题做对了,方法正确或者列式正确都得不到关注和表扬,再加上许多题干晦涩难懂,许多学生能够掌握解题方式,但读不懂题不知道如何使用,这样消极的数学学习体验使学生厌恶数学学习,无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1.3学生学习环境不好

    这里所说的学习环境是指学生自己主动创造的数学学习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环境的创造是缺乏自主性的,他们购买的课外数学资料和提升学习能力的网络课程很少,导致物质学习环境不佳,同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请教的对象多是父母亲人,而不是老师、同学或者一些帮助学生答疑的手机软件,这也说明他们没有很好地利用社会上的优秀学习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学习条件帮助自己获得提升和进步,从而只能借助课堂这样的数学学习环境。

    1.4学生控制能力不足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仍然无法对学习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调节和控制,学生在学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缺少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调查发现,许多学生都没有自我检查的好习惯,更没有课后的自我总结能力,对于当日学习的内容以及做过的错题缺乏汇总整理,不能及时地进行复盘和消化吸收,许多课后题目我只是进行了数字的替换,学生们就又不能得出正确答案了,这是因为学生遇到不会的题都急于看参考答案,忽略了数学学习不是做对一道题那么简单,而是应该通过对一道题的学习,学会一种类型的题,甚至拓展性题目。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2.1加强和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传统模式下进行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负责听和背,缺乏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很难让教师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时间一久,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不愿意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甚至在上课时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为此,必须采取措施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的现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分成一个个小组进行探讨,勇于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在小组成员的努力下共同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学生进行适当的监督管理,确保学生不会在讨论问题时交流和数学无关的内容,并且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统一讲2.2进行发散教学,让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

    小学的数学知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也会涉及一些比较困难的几何知识的基础性内容,而学习几何需要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发散自己的思维,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立体的空间。为此教师应该进行发散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自己。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物品,让学生明白立体几何的构成。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找出最合适、操作简单、效果好的方法。

    2.3構建完善评价机制,及时反馈自主学习成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评价活动,以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这也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构,以便于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评价价值的构建,可以使得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为此,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劣势,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提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做好学生引导人的角色,做好学生的数学思维建设工作,同时要适当地组织一些游戏性的数学活动,要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学习,需要长久积累才能使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郑巧燕.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研[J].成才之路,2021(08):56-57.

    [2]伏旭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2021(10):196.

    [3]徐向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1(19):53-54.

    [4]张仁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界,2021(10):16-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2: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