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小学高段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范文

    裴玲燕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目标,鉴于小学科学与其他科目有一定的不同,很多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被动学习的地位上,太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接受的都是死知识,所以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并不是很如意。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重视小学生的能力培养,课堂上要从教学理念和课堂高效策略进行积极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段科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随着国际间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竞争日渐激烈,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具有的,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小学高段的科学教学课堂,要以人为本,更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效果,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

    一、 更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教材改革的实施,需要老师更新教学理念,科学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表述、自己去解决、自己去验证,这样的课堂教学趋势对传统教学是一个挑战。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教学方式局限在老师讲,学生听,给出习题模式,学生按照固定思维接受强化训练。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的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不能有效运用和创新,在学习上,只是形成对知识的表象记忆。更新理念,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转变学生听讲的被动学习现象,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之中,老师在教学中,给出让学生自己主动观察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发现,主动思考的学习兴趣,在知识的学习过程里会用专业的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表述,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做更多的验证。特别是在小学高段的科学课的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探究教材编排的内容,实现科学的真正价值。

    二、 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就是把课堂主权地位转移到学生身上。小学高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在改变课堂模式上比较容易接受。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划分学习小组,小组的构建以三至五人为宜。有了课堂的学习小组,方便教师在教学中的学习任务下放,也就是学习主权的下放。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当堂课的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给出相关的问题。小组成员根据目标和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探究式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以指导者的身份加以指导。学生由原来老师提出问题讲解问题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结合问题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

    1. 学生动手操作实现高效课堂

    动手操作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小组的合作探究精神,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深化,脱离开传统教学的老师自我演示。课堂把体验的过程交给各小组完成,老师指导学生操作,做学生学习的观众。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加大了对知识的印象,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基础上,鼓励小学生在所了解知识的前提下,开创自己的创新意识。如小学科学五年级的《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三课的教学,课前布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桥的资料,搜集各种桥梁图片;准备实验器材:绳子、木块、纸张、透明胶。课堂上各小组先汇报对桥梁外形认识,学生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对桥的外形进行归类;然后通过准备的材料在本组内“架桥”。在同学们“架桥”的体验中,引导学生归纳桥有几部分组成;桥的承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学生多方面的汇报叙述中,体会到桥梁建筑的一些比较浅显的知识。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堂总结,拓展到生活中物体承受力的应用,体现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多媒体的运用构建高效课堂

    多媒体作为先进教学工具的使用,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漫游空间,方便演练,还可以根据需要为课堂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情境。教学网络的资源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教学影像资料。对于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尤其多样。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通过视频导入,播放相关的风俗人情进行兴趣导入,再运用课件或微课展示地理风貌,课堂情境犹如身临其境。对于地核等复杂的知识介绍,三维图画可以展示得一清二楚。为烘托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美景,课堂上配以音乐进行教学,既是地理知识的学习,又是美的享受。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 生活实践促进高效课堂

    实践是学习知识的最好途径。科学之所以成为小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科目,就是因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不仅能简单地学会知识,更能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把“老师要求我做”转变成为了获取知识“我要做”。在科学试验中获得自尊和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方面内在的学习潜能。如“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绿豆是家庭里比较常见的杂粮之一,对于餐桌上常见的绿豆芽是怎样得来的,小学生一定很好奇。小组成员可以自行在家里做实验,观察豆芽的生长需要哪些因素,在学习到此课内容时,把各自的成果带到课堂,进行展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先在小组内讨论,形成具體的知识描述过程,在同学面前进行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汇报。整个流程提高了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科学这一学科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工具学科,培养小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再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去,是学以致用的表现。

    四、 结语

    小学高段科学教学,是小学生获得生活基本技能和初步科学理论知识的科目。在新教材的实施阶段,研究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实现学科价值的有效途径。教学中,以人为本,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多方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认知能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在实践中不断大胆创新,做科学的使用者,引导他们与科技同步,争做科技时代创造者。

    参考文献

    [1]张慧莹.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36):152-152.

    [2]刘格林.如何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5(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