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谈运算能力培养实践
范文

    孙梅波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围绕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及基本原理,对培养学生思维及运算能力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运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143

    新课程标准理念中明确提出,运算能力是由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所构成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落实对学生运算技能的培养目标,也要关注和渗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思维带动学习,以学习促成发展。

    一、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内涵

    思维型课堂顾名思义强调思维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思维活动也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内容。着眼于思维活动,师生之间需要进行积极且具有互动性的活动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基础和最终目标,随之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任何一门课程都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同的特殊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要设置多门课程的原因,目的就是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全面且均衡的发展,而相应地,思维培养内容也要具体体现和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

    小学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对于发展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等多方面认知要素有着重要意义。仅从学习目标来看,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建构基础的数学学习能力,而并非常说的生活实际运用。这里所说的基础学习能力是指通过数学学习获得且能够迁移到其他领域进行探索的支撑条件,诸如迁移、类比、抽象、概括等能力。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基础的几何知识之外,还需要在引导探究中让学生完整经历猜想、假设、验证、尝试、明理、操作和表达等一系列过程,形成综合性的自主探究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兼具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数学化的思考,也要考虑到教学的生活化,确保通俗易懂,毕竟小学生的认知各方面尚未成熟,如此二者兼顾才能够使得教学逐渐适应学生的发展实际,达到利用其已有经验建构未知的教学目的。

    二、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原理

    1、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也叫做认知矛盾,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通过矛盾冲突来刺激学生的大脑,从而转化为心理反应,而这种心理反应便是其自身认知本身所产生的矛盾。矛盾往往为自发,而解决这些矛盾的主体,也就是学生通常会表现出极大的动力。结合数学思维来看,其是以概念、定理、法则等数学知识作为基础的,而在经过推理、分析与概括等逻辑行为之后,便可逐步揭示出数学对象的本质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两个过程合为一体即是数学思维型课堂的本质之一。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来帮助其去探寻未知以及未知之间的联系,以冲突搭建支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与提高。

    2、自主建构

    自主建构顾名思义强调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地接受。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具备学習策略上的主动性,也就是行动纲要,从而促进最终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基于认知建构理论,教师要始终明白学生的学习永远是建立在已有认知经验上的,所以要灵活地动态调控教学环境来同化和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配合极具能动性的教学策略达到完善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面对数学规律、法则、概念等一系列知识的教学,应当十分注重探索过程的重要性,多通过师生互动、头脑风暴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且避免产生倦怠感。

    3、应用迁移

    应用迁移指基于现有掌握来探寻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借助已有认知来学习新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迁移的成功与否是直接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挂钩的,并且衍生出了概括、类比、联想、分类等多项数学能力。其本质仍在于迁移起点的确定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而关联点的确定则着眼于学生是否能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因此,概括是迁移能力中的核心,也是数学思维形成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教师应当善于通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真正实现从一到多的转变。

    三、小学数学思维课堂的创设

    根据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在此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一课为例,粗谈其创设与实施环节的建构。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画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理解并掌握“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之中蕴含的数量关系。通过经历问题解决过程来充分感知几何直观法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与创造性,完善其思维结构。课前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生活常识引入,唤醒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同时设置认知冲突。例如,学校门口的超市正在做促销活动,毛巾原价8元,现价4元,牙膏原价8元,现价6元。观察两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大家觉得哪种商品的促销力度更大?确定答案后,引入原价25元,现价为15元的洗发水,再引导学生一起思考三种商品的降价幅度哪一个更大。此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由此引出“降价幅度是否又降价金额占原价多少所决定的?”以及“如何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两个问题,从而明晰本课教学主题——分数与百分数。

    承接上述环节,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经验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对数量关系展开探究,激活其探究思维的同时,在实践操作和表达交流中也明确认识到了线段图在解决此类问题中的优越工具性。依图列式,(8-4)÷8×100%=50%;(25-15)÷25×100%=40%。利用线段图这一具象化的数学工具,帮助学生清楚感知到降价幅度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并且通过其中的数量关系阐释掌握“降价幅度”指的就是“现价比原价少百分之几”,即“降价金额占原价的百分之几”。同时利用降价幅度与涨价幅度这二者的互逆关系来帮助学生理清了“现价比原价多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为后续合理准确地列式运算,完成巩固练习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思维型课堂这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也注重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时引导。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明白,尽管已经完全有别于传统课堂中的被动传授,但教学设计仍要从学生实际认知出发,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真正激活和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玮.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培养数学思维,发展核心素养[J].考试与评价,2018(12):55.

    [2]陈建宝.小学数学课堂基于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8(09):57.

    [3]李学艺.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渗透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9):31-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