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反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唐昌芹 黄艳丽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因数学学科本身特點以及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考虑引入反例教学方法,帮助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本文首先对反例做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反例的具体运用,最后提出反例应用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例;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058 引言 在数学的发展史中,反例的应用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新课标的改革也提出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反例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学反例是指一个数学命题在满足已知条件情况下不成立的具体例子。在中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应用是锻炼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在现实的学习和实践中常常有这样一个经验:当对一个问题苦思冥想却难以解决时,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切入,它往往是取得了成功的惊喜。数学学习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时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因考虑不周全而容易出错,可以通过构建适当的反例让学生对知识产生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且依靠实证和反例能突出知识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1初中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1.1教学形式单一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科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应用性。但客观来说,在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点教学中,而在新旧教学理念的较量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屡占上风,课堂教学缺乏新鲜血液。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科探讨中,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2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虽然现代教育体系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若想实现高效率的思维引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保有绝对的权威性,这显然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背道而驰。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可能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学生对于教师过分依赖,不习惯于自主思考问题。一种是学生对教师过分畏惧,师生之间压抑的关系致使学生不能及时提出心中的疑惑,导致学生丧失补全知识漏洞的良好机会,终究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2初中数学教学中反例的具体应用 2.1反例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反例,首先体现在概念教学中,包括数学法则、数学定理以及数学公式等,学生接触这些概念时,多采取死记硬背方式,这种方式并不可取,取得的学习效果也微乎其微。在此背景下,引入反例,可弥补传统机械式记忆的不足。以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为例,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为“两个三角形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此时引入反例教学方法,将“夹角”理解为“一边的对角”,由学生对此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老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发现“一边对角”下,获取的三角形并非为全等三角形。此时,学生便能理解该判定方法的内容,深刻理解“夹角”概念。整个反例应用下,学生在思考、判定中会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其中的定理概念。 2.2反例是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 学生在中学学习数学过程中,难以避免因为对知识理解程度不够而产生错误的解题思路,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纠错这一重要环节,对于错误知识的纠正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引导学生纠正对数学知识错误的理解时,巧妙地使用反例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一个借助反例很有意义的教学过程。 2.3反例在巩固知识中的应用 相比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知识更加繁杂,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所有新旧知识点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学生很难掌握,新知识学不透,旧知识无法得到巩固,学习效果不理想。对此,考虑将反例巧妙运用到知识点巩固中,可解决实际教学的难题。以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为例,当给定4x+x=4,判定其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按照基本定义,一个未知数且最高次数为1的整式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若学生未能充分掌握定义,便可能将给定的方程理解为一元一次方程。从该题中,能够发现,未将定义中的“整式”囊括其中,所以实则是个反例。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讲解“整式”,学生将理解整式字母不能用来作为除数,所以命题便是错的。这种通过反例巩固知识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整式知识点的巩固学习,同时更能深刻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内容。 结语 总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作为教师教学所追求的主要目标,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优化教学,通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个人的教学魅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动力。并结合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兴趣的鼓动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主动探究所学知识,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秦秋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2019(16):135. [2]张有明,吴霞霞.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研究[J].新课程:中,201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