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
范文 | 黄辉 摘要:道德与法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它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基石,是生活的底线。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学生需要树立良好的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为现代教学中的重点。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单单存在口头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带领学生从中感受、体会,亲身经历道德与法治对于人格完整发展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知识源于生活,所有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都是源于社会生活,学生上道德与法治课也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077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课程,近年来,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起来,道德与法治课也日益被重视,大家都意识到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成绩这一个单一的评判标准,更重要的还要学习好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塑造完整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通过道德与法治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严格实施我们作为一个强国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理论结合生活。 一、生活化教学对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門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但是信息量又大的课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点的话,会让学生对这门功课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成果也会大打折扣。我们知道了传统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就应该拓展思路,重新思考如何做好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知识点无疑是一个好办法。首先,课堂的模式改变,从单一变得趣味丛生,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去挖掘学习,老师也从授课的人变成引路人。其次,在一次次的生活化教学当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加深了,不再是之前的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应用到生活中,联系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物,让教学生活化,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来理解课堂知识点。另外,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当中,也明白了生活中有哪些是不道德、不规范的,我们都明白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会印象深刻,体会深刻的道理。 二、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的难处 现阶段,我们的教育中还是有些弊端的存在。我们要知道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不到位,不单单削弱了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阻碍了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发展。 首先,大家都过分重视成绩的重要性,忽视了实际应用。因为我国教学体制的原因,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家长都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数学语文英语这些学科上,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这些科目。因为升学的评判标准,大家都过分重视了学习成绩,从而导致了哪个学科占的分数比例比较重要就比较重视哪个学科的教学。但是,道德与法治是关乎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学习点,需要我们重视起来。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成为一大标准,我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情况。 其次,教师、家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认知不足。道德与法治是教会学生怎么去处世,社会也是有它需要遵守的规矩,社会对人才也有它的一个隐形的评判标准。学习好技能虽说也是重要的,但是一个只拥有技能,个人素质却不高的高材生,相信没有公司会接受,也没有人愿意长期接触。相反,一个高素质的人才,社会对他的接受程度肯定是高过前者的,后者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上都是如鱼得水。 最后,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但是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或者是不够紧贴生活,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还存在落后的一些教学方法。我们也知道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改变,需要慢慢一步步地去完善,这是一个教师,包括校方在学习跟进步的过程,从育人理念的转变到角色的变换再到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跟学生是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一步步学习,完善自己,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引导工作,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亲身参与进去。 三、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的措施 (1)转换教学观念 生活化教学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改变观念,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的必修课,对学生三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正确的思想品德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学生对思想与法治知识要充分理解、掌握,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重视生活化教学,众多活生生的实际生活的例子,将枯燥复杂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变成浅显易懂。 (2)教学方法要变得丰富生活化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场景,不断探索,一步步完善自我思想品德,养成好习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课堂知识生活化教学,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学生正处于一个对外在社会充满问号的阶段,他们好奇心满满、思维跳跃、学习能力强,对外在事物接收能力强是学生的一个特性。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对社会的探索欲,让学生在进入社会生活之前进行了一次人生的排练,明白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 (3)标准化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方法众多,它的内容全面丰富,评价多元,好坏难以评判,但是,凡事都有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评价标准让生活化教学的实行变得有理有据,不是胡乱应用,提高实施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果。学生化身为主人翁,作为主人翁的他们,化被动为主动,使得教学成果事半功倍。学生在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知识,对道德与法治课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道德,提升自己的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课对比其他学科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它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如何教好、学好,都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去研究,适时改变。进步的社会,需要我们紧跟它的步伐,学生要学习好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要养成习惯,培养好的思想道德。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式,结合生活,改变教学观念。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需要更好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124. [2]李泓皓.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2020(28):161-162. [3]高志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究[J].学周刊,2020(26):71-7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