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政治认同的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方式反思 |
范文 | 黎青妮 摘要:“政治认同是人民群众对于政权的赞同态度、支持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政权代表的国家的心理归属感。”学科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持久而渐进的过程来实现,在初高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效地衔接起来,在有效地触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深度学习研究,能够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参与,实现高效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096 引言 基于政治認同的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将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过渡过程中,展开对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的科学分析和探讨,旨在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政治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的认识。文章以初高中政治教学为阵地,以政治认同为灵魂,展开对初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的科学总结和反思。 一、基于政治认同的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问题分析 高中教师在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以及思维的过渡性阶段的基础上,盲目地、不加衔接地展开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参与等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初中教材上,多图示、多案例,教学相对生动、具体,有一定的趣味性。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就不再需要趣味性了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学习,需要营造一定的氛围,但是绝大多数的课程学习对课程的趣味性要求都是非常高的。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其年龄、心理等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学习内容的过分单调枯燥,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难以有效集中。学生都投入不到有效学习的过程中,“政治认同”的培养何从谈起?过分技能化的训练,又容易导致学习过程的单调枯燥,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学生的兴趣关注点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政治认同感难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重要原因。 二、基于政治认同的初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一)科学衔接,有效延伸 基于政治认同的初高中政治教学,要在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展开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对学习对象的有效认识、科学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实践。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部分的知识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单纯地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来,或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预习学习,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有效认同。基于政治认同的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应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对现实生活与政治内容密切联系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对政治生活的科学挖掘和剖析,展开对中国社会法治的科学认识和理解。因此,在讲《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部分内容时,以八年级某学生家庭小龙虾的畅销滞销引出市场经济的内部调节机制,市场经济靠着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的秩序。 如果离开了国家的管理,市场仅凭着人们的自我约束力,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同学们提出,历史上我国曾经实行过计划经济体制,那么现在为什么没有继续实行计划经济呢?教师将历史、高中政治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初中部分的政治学习过程中,已经明确了不论哪一种场合都需要有规则来约束和规范,那么,管理市场的到底是哪一种规则呢,因为市场有自身的优越性,所以市场的出现和存在有了其必然的意义,但是市场经济的弊端,如何克服、如何避免,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来管理和约束。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使学生认识到“凡是能够发展社会主义、满足人民生活发展需求的手段,都能够而且也必须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去”这一社会主义制度原则的优越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 (二)趣味教学,灵活展开 基于政治认同的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需要在有效地强化初高中知识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浅显的道理,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实践中,通过具体的学习实践,实现对学习对象的有效理解和把握。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政治认同,让学生在强烈的政治认同过程中灵活展开学习,实现高效学例如在讲解《国家利益至上》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严峻的疫情形势以形象的媒体情境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将疫情中中西方国家政府的做法对比分析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在初高中学习内容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加强对“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有效理解,感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在面对大灾大难的时候,这么美丽的国家,这么一心为民的国家,怎么能让人不爱呢?对比西方国家在疫情面前人们的行动、医护工作者的行动、对病患的态度、国家对百姓的负责程度等等,在丰富的对比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会有把尺子去衡量和对比两种意识形态下的政府对百姓的态度、政府部门的执政理念等,在丰富的对比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的有效激发,实现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的有效激发。 结论 总之,基于政治认同的初高中政治衔接教学,要重视衔接的有效性、重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以及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的激发,在充分地协调各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政治认同的有效培养,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诗泉.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J].读与写,2019,16(32):40. [2]翁文静.初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衔接的认智情三步引导[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1):56-57. [3]郭琼.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J].中外交流,2019,26(41):216-2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