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综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范文

    何德兵

    摘要: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知识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性的教学设计,才能够帮助学生综合提升其体育知识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设计相关教学内容时,需要按照“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对应的教学方法设计。通过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以使之有效契合学生们的学习需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们的体育知识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55

    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小学体育知识内容期间,应为围绕学生的体育运动状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使之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质量。因此,教师在教授相关体育运动知识时,需要结合信息化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知识精讲,使之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为学生们设计演示性的教学内容,用以综合加深学生的体育知识理解。此外,通过教师为学生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在教师设计的合作性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可以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实质性的强化。

    一、信息化知识讲解,提升学生学习意愿

    小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期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行研究,这样能够便于教师找准其体育教学方向,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可以发现学生因为受到自身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于教师讲解的相关体育运动知识理解不足。因此,教师在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时,便可选取信息化的教学策略,用以进行更为深入生动的运动知识教学,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设计的信息化教学内容中,应融合大量动态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相关运动知识的要点。所以,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策略进行指导,可以切實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关于“队列变换”的知识内容时,便可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信息化教学内容,使之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队列变换的方法和规则。所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进行重点演示,使学生能够明白完成队列变换的实际流程,并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复述教师展示的变化过程。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讲解相关体育运动知识后,便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队列变化实操,在此过程中由体育委员进行全程处理。正是因为有了教师设计的信息化教学策略引导,使得学生能够谙熟其中的各个流程,队员之间的配合也十分默契,从而使得队列变换的知识更加深入学生内心。

    二、演示性教学指导,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知识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们在学习相关体育运动知识期间,因为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不足,极易造成知识理解层面的障碍。因此,这便需要教师为其设计演示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其中的知识细节。在教师设计相关演示性教学内容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理解能力,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正是因为有了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亲身演示性教学内容引导,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从而切实提升学生们的体育运动知识理解水平。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乒乓球基础”的知识内容时,就可为学生进行相应的演示性指导。首先,教师需要从执拍的方式入手,为学生们演示直板和横板以及削球三种执拍方式。而后,教师由学生们自主寻找符合自身需要的执拍方式,并对其细节之处进行指导。再者,教师应为学生们演示击球的方法,以及不同执拍方式的发球角度,使学生能够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运动节奏。最终,通过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演示性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理解更为深刻,从而切实提升学生们的知识理解水平。

    三、游戏化情境设计,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深入的教学研究后,决定为学生们设计大量游戏化的教学情境,需要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在设计相关游戏化教学内容时,需要找准学生当前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和方向,选择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游戏方式进行设计,使两者能够进行有机的串联。所以,教师为学生们筛选合适的游戏化教学情境,可以使之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并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切实提升其运动水平。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篮球运动”的知识内容时,可以由教师为其设计运球竞速的游戏内容。其中,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篮球运球游戏,从中场到底线的运球过程中,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运球传球动作,并且用时最少的小组获得相应的游戏冠军。通过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综合性的游戏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并且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四、合作性任务布置,增强学生协作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想要提升自身的体育运动水平,必须要具备优秀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关体育运动教学内容时,便会综合考量学生们的知识学习状况,为其设计大量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其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合作性任务,应当包含团队合作以及体育运动技巧,使学生的相关知识学习更为优质高效。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接力跑”的知识内容期间,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运动协同训练。在学生们进行相应的跑步训练期间,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关于接力棒接力过程中的需要,以及如何做好交接棒期间的动作协同,从而使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得到提升,并且使其通过默契度极高的运动配合,逐步提升其综合运动能力。正是有了教师设计的合作性运动任务,使得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知识时,需要为学生设计大量综合性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新.浅论新课标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体育师友,2017,40(01):38-39.

    [2]邹秋芳.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方法研究——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161.

    [3]梁秀.探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多元教育功能[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9):91-9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