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策略
范文

    王磊

    摘要:数学在小学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占有很大的课时比重,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一个探索数学世界,了解数学常识的过程,更是学生的“生活百科全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常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数学以及带领学生学好数学的重任。但是,在现实情况当中,很多教师却受到各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限制,导致教学工作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且教学效率不高。那么,身为一名小学数学任课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去改变这一现状,让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呢?接下来,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围绕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特点的分析,同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083

    众所周知,与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数学课程相比,低年级,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非常简单,旨在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大门,学会一些最基础的数学常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奠定基础。但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或学前班当中升入小学,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不知道怎样学习,因此,数学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具有一定难度。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必须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更加快速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节奏,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小学一年级小的特点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开朗,所有的能力与意识都处在启蒙阶段,需要教师细心的引导。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很差,注意力不够集中,难以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的听教师讲课。同时,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开始正式的接触数学教育,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缺乏兴趣的重心。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以及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稳定下来。但是,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的快,消失的速度同样令人惊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很多学生对今天的教学内容充满兴趣和好奇,等到明天,学习的兴趣便全然不见。由此可见,一年级的小学生始终无法稳定下来。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逻辑性较强,也比较抽象,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特征与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心理发展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具体表现在,数学的抽象性与学生的形象思维习惯和方式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数学的知识涵盖面非常广泛,而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社会经验,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一)趣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年级小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根本动力,是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需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学生感性、形象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具体的画面非常敏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教学动画,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可视化为更加直观的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小动物摘水果”的动画,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他们分别摘到了什么水果,每一种水果摘到了多少个。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数字的概念,而且在此同时,也复习了曾经学过的《数一数》一课。随后,教师把1-10的数字写到黑板上,并分别与动画当中的小动物、水果对应起来,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更好的掌握本课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思维,激发主动意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相同的问题,是小学数学课程开设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在一年级的小学数学课本当中,每一道练习题都有对应的答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尝试着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开题目。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先为学生出示问题的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从而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置身在情境当中,并为学生出题:“一支自动铅笔的价格是5元,一个笔记本的价格是8元,想要买下这两件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钱?”经过学习,学生很容易的算出,5+8=13(元)。随后,教师改变题目:“一支自动铅笔的价格是5元,手中有13元,正好买下一支自动铅笔和一个笔记本,那么,笔记本的价格是多少?”此时,学生便能够运用逆向思维,算出13-5=8(元)。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便能够得到充分的提升,也教会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灵活变通。

    (三)教师亲身示范,产生榜样效应

    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让他们长时间安坐在教室之中,全神贯注的听教师讲课不太现实。因此,需要教师运用自身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产生榜样效应,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令行禁止,提前一两分钟进入教室,并在讲台上准备好教学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教案、教材、道具等内容,以此引导学生逐渐从课间十分钟的状态走出来,进入学习状态。另外,教师也应当注重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专业性,比如,在执教《认识图形》一课的过程中,教师绘图要使用三角板,规规矩矩的作图,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规范,不能在沒有工具辅助的情况下,不规范的作图。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使用学习用品,并培养出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营造课堂氛围,注重师生互动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的保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通常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学生进行大量的互动,互动的过程就是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互动的过程也是对课堂氛围的直接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同时,在互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如此一来,课堂氛围便能够向好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屈佳芬.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2015(01):41-43.

    [2]王新波.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12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