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趣味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范文

    邓履平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具有抽象性以及逻辑性的教学特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不够突出,甚至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合理的改善自身教学方式,将趣味性元素有效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与数学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构建出趣味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方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125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仍旧处于活泼好玩的时期,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控制能力,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一直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以此来保障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合理导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通常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针对教学重点以及考试难点进行单一的讲解,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不仅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甚至学生也开始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使之课堂教学的质量逐渐下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合理运用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的方式,来调动出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主动的进入到数学探究之中,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表内除法(二)”一课时,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初步带领学生针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并在学生阅读结束时提出相关的引导问题: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表内除法(一),它与表内除法(二)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呢?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明明两者之间内容基本一致,会有怎样的区别呢?接着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解答:表内除法(二)是为了帮助我们巩固表内除法(一)的内容,它既拥有表内除法(一)的知识点,也拥有更多的拓展性内容,是我们迈向更加深入数学学习的第一步。在教师讲解结束过后,学生必然会调动出强烈的学习欲望,会主动投入到表内除法(二)的学习之中,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走入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丰富性以及形象性等教学特点,其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将书面内容具体化,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数学学习体验。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开展课堂教学,更好的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提出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如: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观是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它们拥有这两种图形的哪些特点?通过问题使学生陷入回想,这时由于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导致学生的生活阅历可能不够丰富,没有接触过过多的建筑物,因此这时教师就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图像或者视频等方式为学生播放有关实际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然后,在引导学生针对图像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此来进一步掌握两种图形的结构与特点,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带领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到数学知识的存在以及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教育阶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趣味性课堂建设的基础。就小学生的心理而言,学生更加愿意参与自己喜爱的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反之对于严肃、严厉的教师只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学习效率以及积极性都不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拉近师生距离,促使师生能够形成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以此为趣味性课堂打下基础,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喜好特点,来创设相关的数学应用题,本根据题目内容以及数量关系来时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如:奥特曼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米,它从步行街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共走了101步,这步行街一共长多少米?然后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奥特曼么?奥特曼有哪些特点呢?等等,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实现有效的交流,并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之中,从而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解题效率,并让课堂教学充满欢乐、和谐以及愉快的气息。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我国教育领域也逐渐提高了对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数学也已经成为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灵活开展教学,通过构建趣味性课堂等方式,来培养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智娜.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216.

    [2]鞠萍.浅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2).102-1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