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德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
范文

    陈绍林

    摘要: 目前,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重技能教学、轻情感表达的现状。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被学生所喜欢和重视。本论文欲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一些解剖,从中寻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学生既能掌握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技巧,又能让学生受到德育教育,一举多得,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修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渗透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4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加强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存在问题的分析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够重视对道德教育的渗透

    部分计算机教师认为道德教育是学校、家长、班主任的工作,与计算机教师无关,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只关心自己的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技术的培养,关心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始终忽略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长期下去,学生的知识增长了、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了,可道德品质跟不上,形成高分、高能力、低素质,甚至会出现道德败坏的学生,这样的人走向社会后,很可能就成为社会上的各种不安定因素,甚至造成社会的负担。所以,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态度,提高自己的认识觉悟,担起自己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应有的责任,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始终不忘对学生德育的渗透教育,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将自己所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联系起来,用学生身边的事实教育学生。当然,还有一部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有限,想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可方法有限,达不到要求,或者学生很反感,事与愿违,不但教育不了学生,反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2)家长及学生重视不够

    很多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就把教育的一切权力和任务都交给了学校、交给了教师,自己卸去了德育的责任,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了没有,很少关心学生的德育问题。学生也一味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把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放在心上,甚至会放纵自己犯这样那样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对自己要求不严,殊不知,长期积累下去,自己的错误和毛病越来越多,甚至会走上歪门邪道。实际上,真正有才能的人,是把知识和道德同样看重、二者有机结合的人。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器的普及,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初中学生本身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德育的渗透,把学生不加约束地暴露在网络混乱的环境下,学生难辨认信息是否健康,长期下去是十分危险的,会对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影响,甚至还会使学生误入歧途,影响学生的学业前途。

    二、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

    1.转变学习观念,规范课堂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有些信息技术教师抱怨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听课效率低。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学习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习惯。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知仅仅是玩玩电脑,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休息一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足够重视。

    “无规矩不成方圆”,信息技术课上课地点不是学生熟悉的班级教室,而是在计算机专用教室,因此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上课的行为规范尤为重要,这是教师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为此,笔者在开学前将信息技术教室的规章制度与计算机教室文化墙布置相结合,让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上课时既觉得温馨又能感受到提醒警示;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与学生一起学习计算机教室的規章制度和课堂行为规范,将规则与学生说清楚;在上课时将个别学生的操作过程展示给其他学生,让学生们互相监督、共同进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强调和强化,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使德育价值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落实。

    2.结合教材和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结合教材和实际,培养学生网络道德

    网络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成为了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重要的手段。但是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健康上网,能够针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辨识,提高自己分辨是非和自控能力。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落实好的一部分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在学习《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时,教师可以结合时下网络中一些不良的信息作为案例,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中信息的好坏之分,能够科学健康的在网络中获取信息,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也存在着不安全性,教育学生不要利用网络信息做出违法的事情,多给学生介绍一些有益的健康的网站,引导学生可以健康并且快乐上网。

    (2)结合教材,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爱国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做好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加入一些国家发展相关的资料内容,从而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学习《信息安全》时,教师可以就一些危害国家信息安全的案例和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渗透让学生可以提升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德育教育重要的内容。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计算机,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会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克制自己沉迷于网络,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文通.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J]. 人生十六七, 2018, 000(01X):64-64.

    [2] 洪振宇. 润物于无声——初中信息技术渗透德育策略分析[J]. 好日子, 2019, 000(016):P.1-1.

    [3] 苏凤丽. 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 读书文摘(中), 2019(1):0110-01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