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范文

    齐丹

    摘要:国学是指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其中覆盖着各朝各代的文化经典,被历代文人雅客所推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得到关注,各个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国学教育计划。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做到范围广,还要实施多元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涉及的国学知识较多, 因此有必要开展国学教育,使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得以升华, 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414

    引言

    发扬传统,不忘根本。在目前完整的学术教育体系下,为了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在小学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更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小学生对国学知识的储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加入国学文化,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味性,更能提高小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升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一、、优化学习国学文化的教育途径

    传统学习国学文化的教育模式,无非是要求小学生对着古诗词,三字经等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过于表面化,不利于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国学文化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之上,使小学生在充分理解国学文化的同时,对学习小学语文知识有一个崭新的想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味性。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死板的汉语文字以灵活的方式展示出来。例如:在学习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时,一些象形字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既能加强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加深小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书写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师讲解古诗词时,如:《悯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找到关于种子成长过程的视频,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食物长成的不容易和农民的辛苦。展示当时古代和现代的技术水平,通过两者相对比,使小学生更能体会农民的艰辛和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粮食,不浪费的优秀传统美德。国学文化的生活化,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提升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更加深入地渗透国学文化。小学语文教师有了多媒体的加持,更能做好一位引领者,加强小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为了深入学习知识。小学语文教师深入解读语文教学内容,将国学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加深理解,可以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成语或者谚语故事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将小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结合小学生对课本的演绎,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小学生一起重新解读课本内容。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小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最后告诫小学生其中的含义在生活中也常常遇见,加深小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深入解读, 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兴趣

    国学知识的魅力在于从一首古诗、一个故事,甚至一个成语,都能够反映出深刻的知识内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兴趣,教师需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深入解读国学教育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以致用。下面以 《狐假虎威》 一文为例进行剖析。第一,有效教学课堂的创建。 《狐假虎威》 是一则成语故事,出自于我国古典名著 《战国策》,讲述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如果采取以往教师讲学、学生听加朗读的方式,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角色分配,如有的学生扮演老虎,有的学生扮演狐狸,有的学生扮演松鼠,有的学生扮演小鸟,有的学生扮演乌龟,然后结合课文内容的台词展开角色扮演游戏,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游戏结束后,教师再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如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像狐狸一样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自己要有真本事,要善待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同样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学会判断,不能被小人利用。第二,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既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让学生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狐假虎威”,要有真本事,从而有效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知识的能力

    除上述教学策略及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如我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形可识,有音可读,可以指导学生练习汉字的宋体、楷书、小篆等,通过临摹,学习汉字的写法,了解书法的精髓。又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题目,自主阅读《闻鸡起舞》、《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成语故事,然后布置任务,问学生通过这些成语故事阅读明白了什么道理,以此培养学生刻苦读书、勤奋好学的中华传统美德精神。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国学知识无处不在,在小學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以及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及精神。因此,国学教育值得推崇,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注重国学教育的渗透,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结语

    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国学意识,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国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是为了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应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将国学文化埋入小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小学生可以从伟大的中国国学文化领略道德文化精神,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素养观念。

    参考文献

    [1]郝春燕.小学语文教育与国学传统初探[J].科技资讯,2015,13(29):158+160.

    [2]魏晓辉.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1.

    [3]张坤.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C].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6:310-3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