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
范文 | 蒯娟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美术教学状况,使学生能够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美术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练习活动当中,使美术教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417 引言: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时,往往更加注重美术基本技巧以及一些初级美术知识的讲解,除此以外,还会对自己所讲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操作,并为学生布置一些美术练习任务,虽然学生在此过程当中也会学到许多内容,然而,这种较为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十分无趣,极大地降低了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主动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更新小学美术教学理念,科学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生美术学科教学带来了活力,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多样的美术资源,拓宽学生视野,获得美的熏陶,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更新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主要包括造型、表现、设计、欣赏、创作等几个不同的领悟,对于小学生而言,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必须发挥以生为本的教学引导理念,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使得小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例如,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教学的融合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来制定合理的目标,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感知美术。像在教学风景画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来探索自己喜爱的风景特征,借助信息技术来展示不同风景的特点,以增强艺术审美能力,在带给小学生视觉冲击的背景下有效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绘画印象,进而推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创设美术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内容教学氛围 提升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思维,逐步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主动探究和绘画实践,促使小学生美术技能和综合水平获得发展,增强艺术创造能力。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的主要依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美术知识、专注力和创造力。学生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喜欢美术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需要美术学科教师进行钻研、反思探索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构建“玩中学,学中玩”的高效课堂模式。 例如,美术学科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优化教学手段来构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小学生在兴趣激发的过程中提升美术学习效率。像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来营造教学氛围,在教学《妙用的紙盒》相关内容时,可以要求小学生利用纸盒子进行动物的造型和艺术创造,进行相关主题的竞争比赛活动,使得小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深度学习,特别是在课堂展示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品进行观察和评价,给予小学生鼓励性的认可,以提升审美趣味。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美术思维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为教学课堂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还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艺术和美的熏陶下,提升了自己的绘画能力、欣赏评述能力和审美能力,显著提升了课堂效率,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传统美术教学中,即便教师口才好,也很难对艺术作品进行全面及深入的解读。一方面,是由于艺术情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多美术知识很难通过口头语言进行解释。另一方面,是由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个作品的解读也会存在差别,教师的讲解大多是站在自己角度或教材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不仅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美术解析课程以声影图文等立体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呈现,帮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和分析,层层深入完成对美术知识点的解读。在美术构图的讲解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只能以教材为基础对作品进行示范讲解,存在一定的格式化教学情况。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将不同的美术范例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对改动前和改动后的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体会构图方法和技巧对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在对部分细微处进行分析时,教师还可以提前将作品输入到电脑中,根据需要进行图层分离,引导学生利用放大、缩小等功能对不同图层的不同部位进行细致的观察,解说绘图技巧,提升学生对构图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拓展思维,提高绘画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时代发展的有效推动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期望通过美术教学模式的改良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在新课改逐步落实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亟待改革,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工作当中,采取合适的方法使美术课堂“动”起来,使学生能够将充足的热情投入到美术课堂上,有效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悟力,达到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谦.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与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0(56):153-154. [2]黄雅芬.“希沃易+”在小学美术智慧课堂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0(20):63. [3]丁梦丽.开发制作“微示范”辅助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分析——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课程为例[J].教师,2020(18):109-110. [4]王婷.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整合[J].新课程,2020(25):1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