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课上出“综合实践味儿”来 |
范文 | 庄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有它自身独特的特征,而一堂成功的综合实践课,也应当有鲜明的“综合实践味儿”。那么什么事综合实践味儿?怎样才能把课上出综合实践味儿?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一,什么是综合实践。二,综合实践课的几种常见误区。三,真正的综合实践课应该是什么样。四,设计一节有“综实味儿”的课,至少要具备的五大特征。五,校本课程“学程周”中体现的“综合实践味儿”。 1、什么是综合实践? 国家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化课程。深入来看,我们从课程性质、育人目标、学段目标和活动方式四个方面来认识它。 从课程性质来看,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从育人目标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以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导向,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说,它是一门面向未来的学科。 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课程的学段目标,主要有这样四个方面:价值体认,主要指亲历、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等。责任担当,主要指引导学生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问题解决,指能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以及创意物化,主要指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纲要》还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四种主要的活动方式,分别是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社会服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院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职业体验主要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 二、综合实践课的几种常见误区 通过刚才的介紹,我们可以对综合实践课程有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对于如何上好一节综合实践课,或者说如何把一节课上得像综合实践课,体现综合实践课的特征,其实还是有难度的。在目前教师资源比较紧缺的大环境下,综合实践教师都是兼职,一般兼教语文或者数学,有的兼教音乐、体育等,那么在兼职教学综合实践课程时,就难免带有原来学科的特征,常会出现这样几种误区: 那一节课怎样让它有“综实味儿”呢? 我认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思考。第一,时代创新。家务劳动是个老话题,曾经也有过各种各样的劳动教育,那怎样上出新意来呢?首先,我关注到了今年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三年级小学生每周家务劳动的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做家务劳动已经成了国家对小学生的要求,而不是口头说说而已。学生从态度上就会比以前更重视。其次,我在课的开头设计了家务骰子游戏。玩骰子孩子们都玩过,但都是带黑点的小骰子。这一次,我把小骰子换成了大骰子,把黑点换成了家务活,小小的骰子在我的手中膨胀成了大大的家务骰子,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也自然地进入了家务劳动这个主题。可见,时代创新是让综合实践课永葆青春的一个好的角度。 第二,实践操作。综合实践课必须要有动手实践才行,家务劳动也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小组探讨洗衣服的步骤和秘密,合作完成常见衣物的洗衣任务单,上台汇报交流如何清洗小袜子、小短裤、小背心,还能上台亲手洗一洗红领巾!在动手实践中,学生真正学会了如何做好一种家务,真正习得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获得了真正的发展。 三、设计一节有“综实味儿”的课,至少要具备的五大特征。 我相信,一种学科有一种学科的味道,学科课程也该有它自己的典型特征。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综合实践课程要想上出它自己的“综合实践味儿”,就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实践性、开放性、活动化、综合性、情境性。 实践性就意味着一节综实课必须要有动手实践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开放性意味着学生提出的研究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源于小组不同研究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多个维度的;活动化意味着一份教学设计里必须要有学生活动的环节,最好设计趣味化的游戏,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性即这个活动主题可以融通语文、数学、音体美、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包罗万象,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素养;情境性可以和活动结合起来,将活动设计置身于一个大情境中,如童话王国里研究世界各国的文化,春天背景下研究春日种植,提倡劳动教育的大环境下研究家务劳动等等。 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应当包括活动主题导入,学生的探究发现环节,实践操作环节,交流分享环节,成果汇报环节。在细分到每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有所侧重,一个主题活动可以分四-五个课时完成。舍得花时间,学生才会在活动中获得成长。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柳夕浪教授的一句话:面向未来的课堂,是要引导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面向未来的课程,我们也一定会是面向未来的老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