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大问题”教学中的师生深度对话
范文

    闫佳

    摘要:在“大问题”教学模式中,学生必然要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而小组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分享,教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这正是“大问题”教学的课堂核心部分。本文将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合作的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75

    “大问题”教学模式? 师生深度对话? 小组合作? 语言训练

    黄爱华老师提出的“大问题”教学,是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指向学生的问题意识,便于全面落实“四基”,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更具有思维的开放性,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黄老师说:“大问题并不意味着教学的开放。走向教学开放,最关键的是师生互动关系的重建。”事实证明,深度对话可以帮助我们透彻了解孩子的想法,建立信任的、良性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分享,教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这正是“大问题”教学的课堂核心部分。以“小组合作中的语言训练”为依托,让“师生深度对话”环节真正有深度。我将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合作的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是“大问题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六步骤” 中的第三部分:尝试探究的重要手段。在小组合作交流后,更重要的是与全班的交流汇报,此处就是真正的课堂师生间的深度对话。

    一.汇报交流的五个环节

    汇报交流分为五个环节:开头语,小组汇报,汇报完总结,生生、师生交流(深度对话的重点部分),结束语。

    小组汇报环节对应了“大问题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六步骤” 中的第四部分:展示分享。在此环节学生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墙壁或其他空间展示研究成果,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下分享。

    生生、师生交流环节则包含了“六步骤” 中的第五步:共同概括和第六步:问题延伸两个部分的内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围绕“大问题”及“大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共同梳理和提炼,设疑解答,教师适时追问等多种形式,得出结论,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

    二.汇报五环节的语言训练

    1.明确语言系统 :每个学生提供书面的语言训练材料,只有熟記这些语言,才能灵活运用。

    2.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训练语言系统的内容

    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上台汇报,五环节语言依次为:

    开头语:

    1.请大家听我们说…

    2.由我们代表小组汇报

    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改为上台发言的同学说:“同学们”,台下同学回答“听你说”,同时眼睛注视发言者。看似简单的开场白可以使台上的同学说话有底气有条理,台下倾听的同学集中注意力。

    汇报时:

    1.我们组的想法是

    2.我们是这样思考的…

    3.我们组的思路是这样的…

    4.我们的最佳解题方案是…

    5.我们是这样算的…

    汇报时小组成员全部上台,由一人主说,其他人做配合工作,扶黑板或在投影上展示交流材料,还可以做补充发言。(这部分主要是对上台汇报的小组同学的训练。)

    汇报后总结:

    1.我们要强调的是…

    2.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针对重难点做再次强调)

    开始生生、师生交流:大家有什么要和我们组交流的吗?

    这样问,生生交流之间就不仅仅是提出问题了,还可以是建议,不同的想法…

    台上的学生可以商量之后作出回答,也可以谁有好的想法谁来回答。

    生生互动中,台下参与提问和提意见的同学也要配合语言训练。常用的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条:

    1.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要……

    2.我不太明白,为什么……

    3.我们组同意你们组的意见,我还有补充……

    4.我们组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们还有另一种方法……

    5.我们组不同意你刚才说的……,我们的想法是……

    质疑是学习、思考和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人云:“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相成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黄老师倡导的“大问题”教学,其中心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汇报后的交流加入提问质疑的环节,既使学生对所得出的结论做更深层次更全面的思考,也是为了使我们的学生逐渐学会提问。其实提问并不一定非得是真正的,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是专门的“懂装不懂”,把重难点易错点提出来,再次和大家分享。这就需要学生有更高的分析观察的能力。在这个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解决,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可以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去思考,让课堂“以问开始,以问结束”。教师在这部分活动中适时追问,引导得出结论,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

    结束语:

    谢谢大家听我们分享。

    在“大问题”教学模式中,学生必然要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而小组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是思维最活跃,情绪最高涨,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也是课堂气氛最和谐的时刻,这时不仅发言的学生得到了锻炼,听发言的同学也能从同学的发言中有所受益,因为他们不但要集中注意力听同学的发言,还要在心里默默的把同学的发言与自己的思考结果做对比,找出同学发言中的某些缺点,重新组织好自己的发言内容,互作补充或做纠正。学习的情绪高涨,身心愉悦。他们头脑中的禁锢被打开了,由一个猜想引发了更多的猜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热烈互动,课堂上到处闪动着智慧的流光溢彩。数学学习才能成为充满情感活动,富有吸引力的生机盎然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 黄爱华 张文质等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