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聚焦小学核心素养 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范文

    陈世涛

    摘要: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落实的要求,任何学科都应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课堂,小学科学对于学生学习素养及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教师更加需要密切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125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素质类重要学科,对于正处于初步感知世界、建立感知模型的小学生的素质提升教育往往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重点在于学生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1.小学科学现状

    一直以来,小学科学这一门学科都立志于培养及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热情,致力于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兴趣。而小学生接触事物广度及深度都十分有限,因此对科学现象尤为感兴趣,而兴趣也正是学习此门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但往往由于思路局限等缘由,小学科学课堂多数未达到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目的。

    2.小学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性和整体兴趣侧重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争取理论与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配合。但往往在这门学科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们通常以灌输科学道理为主要目的,却忽略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及兴趣方面的培养与落实。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应当由单纯的知识灌输向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素质方面转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达到此类目的。

    3.聚焦素质教育,小学科学课堂优化策略

    3.1优化提问方式,教学相长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体贯穿始终,学生仿佛失去了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力,只剩下了坐在教室里被动接受、强行记忆。而教师虽然也会进行提问,但大多都是传统式单一式的提问,这无疑也大大削弱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回答的积极性。

    可以按照学号、座位号、日期、生日月份等数字随机抽取,每次课每个问题提问的人选都不一样,这种突然性和难以揣摩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课堂紧张感,紧张感提升了,兴趣自然也就足了起来。

    可以选取一个主动举手的同学进行回答,再次请他随机选取一个学生进行补充说明或者回答下一个问题。也可以将班里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抢答或者互问,累计积分,随机奖励。

    随着多媒体手段的发展,课堂也早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的板书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刺激大家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3.2 优化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3.2.1进行小型辩论会,深入理解科学的重要性

    科学虽然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但学生对于何为科学到底也是不明晰的,因此可以涉及一些小的课堂活动,在讲授完课本内容后进行辅助总结,帮助学生们加深理解。例如下册中第一章和第二章,在讲解完毕之后可以由老师提出小问题——“空气”和“水”哪一个更为重要?你认为水和空气谁更多。

    3.2.2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更为生动形象

    传统课堂无非就是书本及板书两个部分组成,但这种较为僵化的方式无形中将许多有趣味的小实验抹杀,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不能够合乎学生的心理,导致学生认为课堂无趣,索然乏味。应当构建多教具、多方式的辅助课堂,将课堂生动形象地呈现。小学学生正处于感知世界、构建感知模型的阶段,教师应当运用多重手段来辅助她们建立感知模型。例如在讲到“形形色色的动物”这个章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或者小视频来辅助他们找寻动物特征,探究动物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等手段可以更好的调动课堂气氛,给人以情境式的真实体验,将课本内容生动呈现,可以让浅层次的东西引起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3.2.3简单小实验的必要性

    既然是科学,那么实验也就必不可少了,一些难度较高的实验无法课堂上进行,那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生动呈现,而简单的动手小实验可以课堂进行,例如第五单元的《折纸飞机》,可以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来分析纸飞机的不同折法,探究其原理及过程注意事项,由小见大,由表及里,由此章第一节《折纸飞机》合理过渡,让学生自己探究出第二节《改进纸飞机》的方式方法。

    3.2.4板书的不可替代

    由于多媒体手段的盛行,很多老师课堂上反而过于追求新媒体教学,而忽略了传统授课技术,我们要做到的是将新事物与旧方法和谐统一。板书作为一个较为讲究排布艺术的授课手段,往往可以在课堂上形成点睛之笔,将重点部分梳理脉络以板书形式展现,更为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回顾这一节课都学了一些什么、所学内容直接的内在联系。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到一起,这种思维导图总结式的板书是日常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3.3小组合作,截长补短

    合作学习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感,甚至可以增强探究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小组优化,尽可能地将不同水平的同学分到同一组当中,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后进生从优生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而优生也可以在这种带动过程中夯实自己的基础、完善自己的思路,学生们可以在这种互动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其次也要注意分组活动过程的有序。这一点需要教师对于小组内同学的各自任务有明确的分工,也需要教师提醒学生们既为一个整体,势必需要有所规矩。当然组内规章要由组内人员自己拟定,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补充的能力,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这样拟定的规则也更具认可度,学生们大多可以自觉遵守,提高效率。

    最后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也需要斟酌仔细,难度太高或者太低的问题都不适合交由组内商讨合作。难度过高的问题小学生们接受度有限,不一定能够探究出来结论,反而可能导致组内混乱、产生分歧,而难度过低的问题又往往不需要组内讨论就可以得出结论,使得组内合作的安排变得生硬且毫无意义,平白耽误了课堂时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对于小学科学课堂建设的核心素养要求,确立了教师授课过程中方式方法转变的方向,明晰了未来改革道路,需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及素质提高放在主導位置,贯彻落实小学科学课堂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进行多方式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刘霞.辛涛.姜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2]张超.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化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2014(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