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思考 |
范文 | 陈钦和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研究的永恒课题。本文先是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随后就提升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136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都要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作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学校教学软硬件、师资、学生等因素的关系,教学质量一直不能够与城市的教学效果相媲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达不到新课标要求。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提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问题。供参考。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1、学校软硬件建设维护不到位。一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计算机的配置和维护。虽然近些年学校都建设了计算机房,并配置了相关设施,但由于设备使用频率较高,更新快、更新维护费用缺少等原因,部分设备已经损坏或者无法使用,致使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受挫。 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时还被所谓的“主课”占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 2、信息技术教材不适用于农村中学。一是由于没有在小学阶段开设正规的信息技术课,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教材上的知识基本上没有掌握,学生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大多来自于网吧或者从其他渠道获得。二是初中教材的编排没有从农村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并不适用。 3、农村初中教学质量有待于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都配备到位,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学识等原因,对于教材要求的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网站建设及管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系统的维护等还是困难很多,最终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把信息技术课上成了上网课和聊天课。所以说信息技术课也没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教学质量达不到新课标要求。 4、学生家庭等方面的原因为学号信息技术形成障碍。一是当前农村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大多数家庭没有能力给中学生配置电脑,这无形之中就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造成了困难。二是由于对学生引导的不到位,还有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不感兴趣,这就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照顾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就会不满意,反之亦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学习也就就失去了兴趣。 二、提升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1、分层次的教学。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识基础和个性特点,以便有的放矢的实施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过有所获得,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学七年级上学期的信息技术课时,笔者就先依据教材内容,把台式电脑主机拿到课堂上,随后进行了拆卸,把电脑的cpu、主板、硬盘、内存、电源等放到了讲桌上先让学生熟悉,随后就它们在电脑中的作用逐一进行了讲解,使基础不高的学生对电脑主机的构造有个基本的认识,而对于基础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可以以深化课程内容为基础,进行详细的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此教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要迎合学生喜好,采取创设情境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幻灯片制作》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迎合学生的喜好,把中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有教育意义《邋遢大王奇遇记》中的相关图片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备该幻灯片中的相关音乐,一下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引入故事情境之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而助力。 3、合作共赢教学.我们知道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教师讲解有时会不和学生的“口味”,为此笔者建议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学帮带的方式,把学优生、一般学生、学困生按照不同的比例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长由学习基础好的、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来担任,由其替代教师的角色,带领全组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并与其他小组选派代表最后进行比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学习,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以便他们的合作共赢。合作分组时教师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尊重学优生、学困生、一般学生的意见,先由学生自行组合,教师再结合实际进行适当的调整,再一道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4、激勵性评价教学.新时代的中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不吝啬 “你真棒、继续努力、不错、有创意、很好”等优美的鼓励、希望言辞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注意自己,认可自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被认可中及时改进学习上的不足,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教学学生会认可,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升。 另外,教师要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提升自身素质,并结合农村实际进行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做到因材施教。先是引导学生先去自学,随后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问题,最后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提升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是新课标和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创新教学,切实提高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