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广州城市音乐文化与城市音乐育人的互动研究
范文

    钟敏 周冉 梁艺璠

    摘要:城市音乐是城市居民思想感情和精神的声音载体,城市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城市文化的社会行为及观念反映,是城市历史和传统的沉淀,是城市文化新发展的体现和特色的标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在城市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随着人类文明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必将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城市音乐文化也必然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因素。本文以广州城市音乐教育在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空间中的呈现为研究对象,对其多维立体的传播路径与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同时试图揭示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空间的复杂性以及城市音乐育人在空间中需形成一个更互动的良性循环积极效应模式。

    关键词:广州城市音乐文化;城市音乐育人;互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184

    引言:城市音乐育人是近年来美育课程建设的新议题,它区别于传统学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是结合社会音乐教育的一种综合音乐教育形态。它以城市音乐文艺资源为中心,集合音乐名家、演艺明星、音乐爱好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挖掘社会可利用人力资源与资金支持,以学校、社区、广场、剧院等场所为载体,构建行之有效、富有时代特色的城市音乐教育育人结构模型,在丰富和提升城市音乐文化水平的同时,满足城市居民的音乐教育需求,推广城市音乐育人是国家新时期提高文化自信的诸多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对于城市音乐文化建设及产业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已有成果偏重于对城市音乐文化本体及发展历史的微观考察,或着眼于对城市音乐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理论性展望,对当代城市音乐文化与城市音乐育人模式的互动共建性发展格局所进行的研究还远未走向深入,尤其是广州本土城市音乐文化与城市音乐育人互动模式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一、广州城市音乐文化与城市音乐育人现状审视

    1.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现状审视

    广州城市音乐文化是在广州这个特定的地域、社会和经济范围内发生的。广州以其开放包容的特点使得其音乐文化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多元性、流动性、传媒性、商业经济性等,从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特质和其构成特点两个维度分析审视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现状。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音乐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广州大剧院的落成以及羊城国际粤剧节等节庆活动的连续成功举办等。它们不仅推动了音乐人才培养和优秀作品的产生,还让普通市民观看到了高水平音乐赛事和文艺演出,参与了众多音乐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净化了他们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并最终提升了整个广州城市音乐文化层次,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城市音乐育人效果,极大地促进了广州城市文化建设,并成为广州城市文化中的闪亮名片。

    2. 广州城市音乐育人现状审视

    (1) 广州城市音乐育人在以物理空间为载体的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空间中的发展情况

    a.学校、文化馆、少年宫是广州城市音乐育人的主要机构,但学校音乐教育在音乐育人方面的“主动性”与“导向性”还不够。

    b. 社区是社会机构中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社会传播的组织性媒介,未能积极地在广州城市音乐育人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c. 各类级别比赛活动、专业团体、剧场表演以及民间乐社等是广州城市音乐育人的间接手段和平台。

    d. 广州音乐文化传播公司、音乐工作坊等城市音乐文化产业也都是广州城市音乐育人的传播路径。

    (2) 广州城市音乐育人在以网络空间为载体的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空间中的发展情况

    网络空间如在线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慕课、微课等虚拟空间的迅猛发展使广州城市音乐育人的发展具有了多维度的特征,为广州城市音乐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网络的不规范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广州城市音乐文化与城市音乐育人互动模式的建议与策略

    1. 建议

    在对现状情况进行梳理与阐释的基础之上, 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上来说,教育一方面应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引导社会的发展。这意味着广州城市音乐育人既要积极地投入到城市音乐文化中,适合和顺应广州城市音乐文化,又要具备对未来广州城市音乐文化发展的预见性,引导广州城市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发展。这就要有赖于政府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有力结合,社区与高校音乐教育的结合,音乐文化产业与高校音乐教育的结合,高校音乐教育与剧场的结合,学校与文化馆的结合,学校与乐团及民间乐社的结合,音乐文化产业与乐团及民间乐社的结合等相互推进的互动模式。

    2. 策略

    (1) 高校音乐教育应积极走出校门,高校艺术人才应参与到广州城市音乐文化活动与产业中去,融入和助力于广州城市音乐文化创建和城市音乐育人当中。

    (2) 社区音乐文化是当代社会音乐生产良性循环的关键子系统,社区音乐文化建设要强调传统性和艺术性,它应该为城市文化育人和建构和谐幸福社会服务。

    (3) 比赛体制应避免趋利性特征,应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城市音乐育人为目的。

    (4) 对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有效整合各种音乐资源拓展广州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打造广州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品牌,引导广州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为广州城市音乐育人提供一个健康多元的平台。

    三、广州城市音乐育人在城市音乐文化空间中的发展格局及趋势分析

    从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空间的性质差异上来看,其城市音乐文化及育人在物理空间的发展仍然占据主流,毕竟表演、欣赏、交流的即时性体现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崛起为广州城市音乐文化及育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但是,广州城市音乐文化不是简单、孤立的音乐现象, 是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审美等社会条件下相互交汇孕育而成。广府音乐传统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并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其中也为广州城市音乐文化的兴盛和发展创设了良好的艺术基因。如果离开这些去发展和推广城市音乐, 势必会造成与广州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双向博弈与冲突, 不符合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走向, 并将被新的音乐文化形态所取代。因此, 在广州城市音乐文化创造的过程中, 既要传承与发扬广府文化传统, 还要吸收现代的时代元素, 才能推动城市音乐文化的不断创新与繁荣,才能让广州城市音乐文化更具有本土文化身份识别,才能为城市音乐育人提供一个兴盛的城市音乐文化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的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 中国音乐,2003-01

    2、楊雅真《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 》艺术科技,2016-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