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运用策略探究 |
范文 | 赵丽江 摘要: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俗语有云:“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其中数学位于首位,足以见得数学知识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利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数学教学,能够让小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重视程度,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数学,其综合能力才能够有效提升起来。为了实现上述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365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生活情境,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应用生活化教学,是目前各数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知识对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并在课堂中采取提问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地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其掌握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以此来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运用意识。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自觉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与同学进行共同讨论和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完整答案。教师可以举出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创设生活中的情境,以买铅笔、橡皮文具为例,小红在进入商场选购文具的时候发现自身所带的费用不足,这时,教师可以以此来设置问题,问“小红总共带了多少钱?需要买多少文具?还差多少钱?”由于问题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而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新文具,教师恰当地引入这些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究意识。由此可见,这种生活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发掘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此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二、营造和谐的、活跃的数学教学课堂氛围 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融合在一起,同时在课堂中设置的问题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尽可能地营造出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灵活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另外,教师还要勇于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带领更多学生去亲身体验生活的魅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探索和发现数学信息。学生在自身熟悉且感兴趣的环境或事物面前,会积极地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学生会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并逐渐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的数学课程内容时,教师很难以口头描述来为学生展现不同图形的轮廓。因此,教师不妨在实施课堂教学前,让学生先进行自主预习,并准备一些学习素材,以备上课时用到,例如,铅笔盒、橡皮擦、数学书、水杯等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物件,学生在学校得到教师的教育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让家长根据教师的介绍,引导并帮助学生找到与教学相关的类似图形的物件,由于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比较亲近,共同学习时的融合度和默契度更强,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将数学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让学生从生活中不断积累学习能力和意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突破了传统模式下封闭式教学的局限。甚至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讲出在生活中看电视以及游玩时所见到的各种形状图形,这极大地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活跃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由此,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三、设置生活化作业任务,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 除了在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外时间也能发挥出它的作用效果。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过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关现实生活的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效率。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更加倾向于应用题,将更多的数学知识点融入到問题当中来。 例如,可以设置一只棒棒糖是五毛钱,如果需要给班里每个学生发一颗糖,总共需要多少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实践类型的生活应用题目。例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任务之后,主动为父母购买一些东西,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运算思考能力。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书桌的周长或面积,并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记录。通过布置这样的生活实践任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究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在布置实践类型作业时,由于作业可以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范围也比较广,教师可以尽可能的将新旧知识以作业任务为载体串联在一起,避免学生学后面、忘前面,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教师还要严格遵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选取程度合适的数学问题,决不能由此打击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否则将会影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态度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也能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惧怕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生活化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的的同时,也能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谷员园.将数学生活化,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76. [2]李良仓.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7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