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幼儿古诗鉴赏教学浅谈
范文

    贾茂琳

    摘要:诗歌的鉴赏和学习还有很多种方式和方法,但只有让幼儿真正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才能达到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帮助幼儿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幼儿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素养。鉴于此,本文对幼儿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幼儿;古诗词;鉴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412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驱动幼儿参与古诗文欣赏的最佳手段。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班级幼儿兴趣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流程,以创作背景拓展、讲故事、角色演绎等形式来激发起幼儿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古诗文欣赏的学习。

    例如,在组织幼儿学习《惠崇春江晚景》一课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古诗文学习语文,增强幼儿的古诗文理解能力与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为幼儿收集了关于作者苏轼的生平趣事及其代表作品,在课堂上播放给幼儿观看。幼儿通过观看苏轼相关,视频资料,了解了苏轼这一生所经历的大小事件,也知道了古诗《惠崇春江晚景》的创作背景,逐渐产生学习古诗的欲望。接着,教师顺利地引入教学主题,组织幼儿一起诵读古诗,试分析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随后,教师又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让课堂的学习氛围不断高涨。

    通过上述教学片段,幼儿在创作背景等课文知识延伸的刺激下,快速激发起对于古诗词欣赏的学习欲望,积极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欣赏活动之中,增强了自身的古诗词欣赏能力,有效提升了个人的文学素养。

    二、引导真情诵读

    通过充分地朗读,有助于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幼儿可以自觉地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并且感悟诗句的精彩和优美,进而领悟诗句中流露的真挚感情,欣赏古诗中的优美意境。诗歌的特点之一是韵律美,因此,在朗读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让幼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为诗句标出节奏,再结合对诗句思想感情的体会,自己画出朗读的符号。在此基础上,开展自由朗读和小组朗读。然后推选出朗读最好的二三组,为同学们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引领全班同学共同体会古诗的优美韵律和意境。

    比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以在朗读中训练幼儿对气息的控制,让幼儿领会“吟诗”和“读诗”的区别,引导幼儿初步学习鼻腔共鸣、脑腔共鸣的运用,体会吟诗的妙处。在朗读该课时,可以做如下停顿处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处理之后,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会自然展现在幼儿面前。如再配以相应旋律的音乐,幼儿便会轻而易举地感晤出瀑布雄奇、迅猛、壮观的场面,从而领悟到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

    三、感知古诗意境

    由于古诗字句的特性,幼儿较难在脑海中形成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还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

    比如,在《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这首诗的“诗眼”。绿是形容词,但在这首诗中作动词用。柳青草绿本是自然规律,诗人通过对春风的描写,将植物的生长过程转换为具体的视觉形象,艳阳春风,万物萌生,春风拂过大地,绿草破土而出,嫩绿的柳芽发满树枝,两岸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幼儿领会诗人的用意,明白“绿”字点睛之笔的妙用成为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笔者先播放春天的江南江水如蓝,两岸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视频,并配以轻柔、明快的轻音乐。此时,幼儿都被这绝美的画面和恰如其分的配乐所感染。然后笔者边朗读诗句边对诗句作解释,同时换字进行比较,从而引导幼儿领会“绿”字的妙用和传神。

    又如,在教学《望天门山》时,笔者在课前先仔细揣摩诗的内容及思想感情。然后在课堂上先将天门山的形象以门的形式绘出,并勾勒出滔滔江水从两山间奔流而出的画面;接着画出一江碧水蜿蜒而回、两岸青山耸立在江边的形象;再画出在红日的映照下,一艘挂着白帆的船从两山间缓缓驶来。这样,笔者运用图画等课件,帮助幼儿明白“回”“开”“出”“来”等词的妙用,既形象又生动,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又如,李白《早发白帝城》的写作背景是李白因永王案被流放,途中遇特赦返乡。诗歌表现出诗人获得人身自由之后,欣喜若狂、归心似箭的心情。那么,笔者是如何引导幼儿理解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的呢,笔者通过播放视频让幼儿感受:两岸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将诗人回家的路挡住了,但滔滔的江水一路穿山越岭,带着诗人回返家乡。而此时两岸的猿猴啼叫之声,也被诗人描写成在为诗人早日回家而欢呼。通过具体的、简单的图像,将复杂的意象直观地表达了出来。

    四、借助生活融入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生活,让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获得深刻认识,进而自覺提升阅读能力。古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深受含蓄的语言特征和民族品格影响,诗人通常不会将情绪直接流露于文字表面,而是以景观或事物为依托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或是观点意见。也因如此,大大增加了小幼儿们的鉴赏难度。

    例如,在进行《题西林寺壁》一课教学时,为了帮助幼儿赏析古诗,教师可以在组织幼儿朗读完整首诗后,问道:“这首诗中有一句经典诗句,哪位同学想猜一猜?”进而以验证、揭秘的形式引出经典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导幼儿进一步去赏析诗句。此外,教师又通过一段关于两个幼儿之间的争吵,最后因第三人的协调让二人重归于好的视频片段,引导幼儿进行反思,从而联系作者的诗句,体会古诗中的深刻哲理。

    如此,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融入于古诗词鉴赏教学之中,幼儿通过对常见案例的反思,唤醒了自身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自身对于古诗的人认识,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五、结语

    幼儿教师要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感知、欣赏古诗词的美和情感,在幼儿的心灵埋下一个古诗词的种子,让它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汲取阳光和水分,不疾不徐、静等花开。

    参考文献

    [1] 何霞萍. 幼儿园幼儿古诗儿歌欣赏活动的价值取向[J]. 速读(下旬),2018(4):117-1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