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职业高中计算机有效性教学策略 |
范文 | 朱义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充分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职高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硬件条件相对不足,同时也表现在师资力量和教材的限制这些问题,从而导致职业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进行职业高中计算机高效性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职业高中教学中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教学方法?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423 近年来,职业高中的学生数量正在呈现不断减少趋势,学生进入职业高中的中考分数非常低,导致进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加上这些入校学生知识基础较差,没有太多的学习兴趣。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高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对更多的困难。而职业高中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独特优势,让这些后进生从感兴趣的计算机课程开始喜欢学习,最终覆盖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而得到高效性教学效果。 一、遵循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前进,传统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课程发展速度非常快,新技术发展和应用为当前教育教学提供非常丰富的教学手法和策略,从而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因此,职高计算机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进行高效性教学,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增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只有对事物充满了兴趣,才会愿意付出,愿意学习,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事物的最终本质。信息技术教学同样如此,怎样引导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心至关重要。实际教学过程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总是存在个别学生极少接触过计算机甚至是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也导致了这些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完全不了解。实际课堂操作中不知道如何依照老师安排进行操作,这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可笑问题,在这个时候老师就更不应该责备学生,老师应当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遇到的不解问题,逐一进行帮助解答,辅导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在激励和赞扬中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趣味性,强化学生学习信心。 比如,在对“Word综合应用——图文混排”这个任务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灵活导入新课。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出示两张纸,黑白纸这张只是非常普通的写有文字的纸,而另一張是写有彩色文字图片的纸。这两张纸上所涵盖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出发,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张,绝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有彩色文字图片的纸张。然后又展示出准备好的第三张纸,这张纸上的内容还是同前两张一样,只是字体不是写上去而是通过计算机的艺术字体印上去的。教师再问学生会喜欢哪张纸,毫无疑问,学生又倾向于计算机打印的这张彩色纸张。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来参与制作这样的纸张。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这种导入方法的引导之下,给学生巧设一个任务,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去完成的。通过这种方式,让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从教师转变到学生身上,营造了相应的学习气氛,学生由传统的“要我学”逐步转变到“我要学”,从而得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进行情感教学,挖掘非智力因素 我们发现,学生在相关课程学习中突显的学习层次差距较大主要是因为课程开始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实践能力不同而引起的,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辅导帮助,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完成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责任目标。因此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调整信技教学内容。 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学习成绩大多是属于班上的后进生,并且不少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较差。但是,更多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较好的成功。在平时课堂上他们会表现出“暗斗”、“唱反调”的行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有时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希望引起教师或者学生的关注。因此,职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实施情感教育,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计算机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让课程的实用性最大程度加强。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加入较好的情感,引导学生对相应的计算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计算机课程对职高学生来讲,普遍是非常喜欢的,但是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少学生学习起来的时候感到非常吃力,从而会产生放弃继续学习的想法。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尽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掌握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有所增强,可以对计算机的硬件操作方法、汉字录入等这些具体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时对计算机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从而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多层次的挖掘,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早期的教学中,都是把老师作为教学的中心,老师主动的讲、学生被动的学,在这样的教学中无法把学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达不到教学的目的。然而,现今新课程背景下的开放式教学,要求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一个消防员的角色,当学生需要时,站出来进行指导分析,当学生不需要时,就站在旁边让学生自己摸索。教学的重点是突出自主学习的重要,让学生积极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果,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让他们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有目的、有规划的去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关于信息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干涉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只能对相应的操作要领进行指导,让学生借助于以往的操作知识完成这个活动。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设计活动中,从中体会到信息的共享性。大家能够平等共享信息,但是并没有让损失相应的信息。学生在主动分享其他同学的信息,从而可以获得较多的团队意识。学生借助于信息分享,从而有效完成自己的设计。 四、划分重难点,从浅入深才能促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学习内容 学习计算机知识,是需要一个不断积累、深化的。在教学编排中更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包括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衔接关系等等。一般情况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时尽量不要含概太多的内容,同时要把重难点分开来传授,太多的内容学生无法充分的理解和吸收,不利于学习。在教授课程时,只要注意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最好就是形成一个串联的关系,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回顾一些旧的知识,这种内容的衔接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还能巩固知识。在课堂中老师要更具学校安排的教学内容做好对课程的规划,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要展开一些讨论、信息技术发展史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的认知进一步的深化。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方案的设定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补充、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活跃课堂的重要方式。从当前的实践来看,教师要设计丰富并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晓丽;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专业人才[J];才智;2018年第27期; [2]鲍丰;如何提高职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7年第58期; [3]付媛媛;职高计算机基础教学反思[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20期。 [4]吴堃、汪晓菲;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9年第33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