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 |
范文 | 张金萍 摘要: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教育的发展逐渐被划分为两大派别,但是两者相同的是其教育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社会中各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面对这种现状,中职院校又该作出怎样的决策,又该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综合性发展的人才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将结合中职学校计算机方向的教学展开研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意在希望可以通过教学策略的不断调整可以培养出综合性发展的计算机人才。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中职院校;策略;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431 引言: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时代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为了便于信息更好的传播,计算机技术也随即衍生。由于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的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在计算机行业中人才缺失是常见的一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各个中职院校应当及时抓住这个机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综合性技术人才,以便为社会输送出高端人才。下文中笔者将围绕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如何高效教学展开论述。 1.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实施内涵 在上文中提及到现有的教学发展已经被分为两大派别,分别是以升学为导向,以及以就业为导向。所谓的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院校的一大办学特色,主要是根据社会对于职业的一些基本要求与岗位要求来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培训。其培训的内容分为技能与素质的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与培训可以让学生完成学校到工作的无缝衔接。由此可见,以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多么重要。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而言,笔者认为应该更加偏重于实践活动,如果将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将会大量的浪费学生学习技能的时间,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中职院校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也应有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在两者充分的结合下将会有效的培养出学生对于专业的实践性。当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其工作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种发展的现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环境。对于中职院校与学生而言都将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而且在学生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有效的推动了计算机行业在未来的发展。 2.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策略 2.1激情引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 计算机技术对于刚刚步入中职生活的学生而言是一项陌生而高端的代名词,如果在教学前期没有做到很好的铺垫,在后期的学习中只会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景象。对于学习而言,兴趣是最好的指路人,只有保障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才可以保障其后期学习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各个任课教师就需要做好课前的引导工作,用一种新颖奇特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到最高。举例来说,当教师想要教授学生前端代码的知识时,教师可用技术为学生展示代码的神奇性,避免学生看到一串字母时产生的枯燥情绪。当学生了解到代码的神奇之处后,会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中学习会使得学习的效率更高。计算机技术本来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技术,想要让完全不懂的学生认识并掌握无疑是给教师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但是,只要教师用较为合理的方式实施教学,也可以有效的激发其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不知不觉中,学生将会掌握更多的代码经验。 2.2开展课上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教育要从小做起,职业素养也要从学校培养起。一旦学生形成一个完善的人格,今后想要作出改变是较难的,因此,各个教师要切实的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对于计算机技术而言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仅仅是依靠课堂上课本知识的内容教学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的帮助是微乎及微的,可能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已经滚瓜烂熟,但是由于缺乏实操的经验,也是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的。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预留出用于理论实践的课堂时间,当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不断的改进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课本上,而是真正的印刻在了自己的脑海中。比如,对于ppt的绘制,如果学生只是在课本上见过,而并未真正的实践,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频频出错,如特效的页面转换,如果不进行实际的操作将会致使学生不熟悉添加特效的位置。这对学生的工作效率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反之,如果学生之前实践练习过,那么该学生会总結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这样当接到工作任务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因此,笔者希望各个教师可以明白理论实践的重要性,也希望各个教师可以有效的落实学生在计算机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课程。 2.3 专项教学,随学随用 此外,教师应当有意的收集一些征集优秀作品的网站,比如商品标志的设计、封面设计、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兼职平台,当学生们掌握知识后,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设计自己作品用于投稿。当然投稿所获得荣誉以及奖品全部归学生所有。这些作品的征集不仅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将学习的知识做到了及时的复习,也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除此之外,这些优秀作品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作品的展现不仅是学习知识所物化的成果,更是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4在温习知识的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作为所有企业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企业想要成为百年企业的关键要素之一。如果依然用陈旧的设计思想做业务,即使技术再高超,也无法获得受众的青睐。对于创新的思维各个中职院校要做到有意的培养,其实根据现有的中职院校学生作品中不难看出所有学生的作品都是大同小异的,可能作品的颜色与大小稍有差异。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一脉相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创新的思维,在完成作业时大多都选择用原有的素材复制粘贴。在不断粘贴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将学习到的知识抛到脑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教授新课程前抛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无形中锻炼出学生创新的能力比如:在对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注意作业之间的差异性,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就不会出现相互参考的情况。这样对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培养更具有帮助,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 2.5 加强学生的实践工作 企业实践对于学生走入社会职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中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关键的一个部分。一些企业可能会对刚刚走入职场的学生充满能力的质疑,但是,毕业前实践工作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学生走出校门,走入到实习岗位中的时候将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被分配工作,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中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学生会培养出自己的专业技术与职业素养。比如:对于学习信息处理的学生而言,可以将其分配到相关的岗位中,比如,信息处理、图片处理、以及大数据的运行等。在这些工作经验中学生将会进一步的体验到就业的具体要求,如果该学生想要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那么他一定会不断的完善自己。 3.结束语 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充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人才告急的状况。人才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缓慢,因此,各个中职院校作为行业人才输送的直接渠道应该及时反思。中职院校要根据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进行分析后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的计划与方向,只有培养的方向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才可以为计算机行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最后,笔者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促使计算机行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雅丽.中职院校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向的把控[J].技能学习,2016,(83):165-165. [2] 李雅雯.计算机技术在中职院校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意见[J].计算机信息,2018,(18):145-14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