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之路 |
范文 | 彭德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已经逐渐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本位”的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落实,还需要数学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之路展开积极探索,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我国数学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045 填鸭式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新课改在各科教学中不断的深入,为教学方法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将难以学会和学透,而老套的教学手段更是不能很好的提起其学习兴趣,这就看出创新教学方法有多么重要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寻找新的教学手段,帮助小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并且学好数学,进而提升教學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一)转变学生对数学教育的认识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崇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教育中的不足点,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可以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良好的认识。创新工作被提上日程,也给予了教师在教学上拥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认识到常规户之外数学知识,转变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课程”这一认知,以此带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进而为提升教学效率奠定了有效的保障基础。 (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师通过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将在教学中的引导角色充分演绎,带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使其课感受数学的魅力,愿意参与到学习当中,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通过创新,教师可以开设更多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此吸引学生的加入,营造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们更加积极地表现,进而锻炼了其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推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新 (一)创设趣味情境,寓教于乐中激发创新意识 有趣的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展开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再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和鼓励支持,学生自然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创新意识也就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而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诉求;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优化,给予学生更有趣的数学学习体验。例如,我在教学“分数”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创设了有趣的故事情境:猪八戒、师傅、悟空、沙僧在取经的途中,有一天,天气非常热,于是悟空就让猪八戒去找个西瓜给大家解暑,不一会,八戒抱了个大西瓜大汗淋漓地回来了,此时,悟空说道:“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每个人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八戒听了很不开心,说道:“西瓜是我辛苦搬来的,我得比大家多吃一点,我要六分之一,起码也得五分之一吧!”悟空一听,哈哈大笑,很爽快地分给了八戒六分之一,之后将剩下的西瓜分成三份,一起吃,看着大家的西瓜比自己的大,八戒非常苦恼。通过这个故事,大家轻松地掌握了“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个道理,而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分数的意义和快乐,也愿意自主思考,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二)联系实际生活,问题解决中形成创新思维 生活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涵盖着很多小学数学的内容,而且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以实际生活为根本落脚点,找到生活和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主动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且也能够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例如,我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时,在讲完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就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我县主干道上某一时段车辆通过情况的录像,并让学生通过录像来记录这段时间内通过车辆的种类、数量,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并根据自己统计的结果来给出一些环保建议。这样一来,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轻松的应用到了生活问题中来,达到了知识的内化,而且也能够以此为基础,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形成创新思维。 (三)布置开放作业,自主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不可小觑,而开放性作业的布置,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做作业的热情,而且也会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能够让学生更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就有了将自己创新想法付诸实践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我在教学完“多边形面积”这一内容之后,就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作业:为了美观,学校准备在我们教室门前铺设一条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形状的地砖组成的道路,问怎么铺设最合理?之后,用大屏幕展示出要铺设道路的长和宽以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地砖的边长,让学生自己做学具,自己来铺,自己实验和探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学生不仅轻松地学会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更多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而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的过程,最终也收获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结论: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创新,既要遵循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还要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落实核心素养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既有着手点,又有落脚点,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有力推动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平.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探索[J].科技风,2019(34):31. [2]雷远苹.初探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42-143. [3]蒋玉国,刘光兵.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理性思考——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案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06):85-9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