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范文

    任芳

    摘要:随着历史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而且,已经有机地融入了教育领域,并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深度融合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051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达,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已逐渐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整个世界,推动着社会发展。如何在教育领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已成为每一位教育事业从业者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属于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启蒙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听、说、读、写的起步阶段,而且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此阶段开始形成,将会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融汇贯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是我们亟待攻克的难题。

    一、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善于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的导入。

    信息技术的使用首先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才能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得到应有的地位,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会考虑到信息技术该如何使用,在哪个环节使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系统设计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到技术的特点以及技术本身与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导入部分,小学生们需要从课下的亢奋状态当中平静自己的心绪,能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来,而导入部分非常关键,不仅要让学生专业注意力,能够让心态变得变得更加专注而平和,而且也要讓他们通过导入,了解接下来要学的是什么,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相关的人生经历,提高接下来学习的效果。

    导入部分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注重寻找一些适当的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一般来说,我们课文要讲什么,在导入部分就要结合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给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的调动起来,那么,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他们带着好奇带着对疑问的解答的驱动力听课和互动,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会提升。特别是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内容相对是比较抽象的,那么,教师更是需要结合着导入部分,用一些直的手段变抽象为直观辅助学生的理解,让语言文字变得更加活泼生动,让抽象的语言符号能够与具体的事物之间进行联系,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导入部分信息技术的使用大有可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在导入部分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手段,实际上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学的各个流程当中都可以使用。

    二、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教师在以往传统教学中的很多设想更容易变成现实,特别是在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的推动之下,很多的教学设计都表现出来学生的主体价值。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及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之时,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为课中的合作学习奠基。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逐渐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带动起来的,所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么,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结合着老师所提供的一些学习的任务和多媒体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的过程,这对他们是一种锻炼也是很好的引导。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着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内容和设计安排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推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教师有适当的讲解,或者学生们有前期的自主学习的经验。所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课中听讲与合作以及课后的复习当中,系统化的运用相关的软件和资源,提高知识掌握的水平,也提高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让语文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具有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生活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但是语言文字本身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将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到课堂中来,让语言文字被赋予更多的直观的信息。对小学生而言,多媒体通过各种文字、声音、图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死板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生动有趣的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做好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们通过课件当中,一些生活化场景的图片和视频的运用,让课堂的教学更具有生活化的特征,特别是要结合着课文的内容来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让小学生们能够结合着这些直观的素材,对于课文有更加亲切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更好地与小学生们进行互动,特别是要善于激活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就是把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的经验激活。学生们学习新的知识,总是要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起来联系,才能够让他们更加高效的巩固所学的新内容,建立系统化的网络化的认知结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发掘,生活中的相关素材,能够让小学生们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在师生互动当中,在小学生人生经验的充分激活当中,传递新的知识,促进学生们对知识更加有效地掌握和应用。

    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在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具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扩充课堂内容,增进师生互动,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普及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任重而道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信息技术能够真正成为提高小学生教育质量的一大利器,加速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6,35(3):88-95.

    [2]任俊玲.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03-104.

    [3]苏春景,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5(3):43-49.

    [4]杨秀丽.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26):173-17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