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农村教师的成长状态 |
范文 | 王泮兰 摘要:什么是成长,我喜欢在母语中找到它真实的模样。成长,指长大、长成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成长是内隐的,你的改变只有自己最知道,至今天,我终于体会那句“我并不成功,但我一直在成长”,只有放下执念和杂念,才能获得以内隐成长为目的的外在的成功。 关键词:农村教师 ?成长 ?状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394 我们的生活,怎么了?当我从口中夸赞某人真诚善良,却那么心虚和胆怯,是否是在暗讽别人的太过单纯和痴傻让他人误解,当我真心表达自己的情感时,那种自以为是的率真与自然,在别人眼里是否会演化成作秀与矫饰,视为异类。仿佛这个世界有人总是试图用随时随地的算计、冷漠在证明着自己的深不可露和高人一等,以为这样就能在他人的心底筑起一层安全的屏障。 成功是外显的,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有一团火在渴望着被他人引燃。不吝心力地要闯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证明这世界“我”曾来过。大有“你见或不见,我就在那里,你念或不念,情就在那里”的豪迈胸怀。什么时候靠自己的初心去换取那“三十功名尘与土”?在传统武学中,所谓真正的高手是将得失和名利放两旁的至纯至痴之人,只专注于武术本身,但有一丝的杂念和分心就有走火入魔前功尽弃之险。郭靖的傻气,张三丰的欲有为而无为,乃至于老顽童周伯通的几分孩子的可爱,都使他们的成就登峰造极。李镇西的童心胸怀,魏书生的乐观豁达,淡于名利,执念于教育,纵无名欲却又被教育成全。 越来越发现,成熟是一种感觉,和年龄无关,有的人少年老成,三岁孩童亦有他的格局,让大人们忍不住去喜欢轻抚,有的人长到胡须花白仍然未脱稚气,不可与之较长短。成长的人内敛而从容,不必用狰狞的面部去抵挡世间的不安,成长的人内心柔软,从心底发出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不会以自己承受之苦去报偿别人,更是在了解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我不在乎世界对我的样子,我只在意我对生活的状态”。 那么,一个农村老师的成长是什么样的状态? 一、发现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的成长是渐进性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责任、爱心、使命、勇敢、包容、理解,梦想原来都是可以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品质,可以源源不断地激发出你最想做的样子。就像书中所说,卓越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境界,你走向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和未来。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越来越冷漠,你以为你成长了,但其实没有,成长应该是变温柔,对全世界温柔。”一个成熟的人发现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成长的人必经过深夜时的辗转反侧和无言难处,因此才能感同身受他人的无奈与辛酸,愿意去做一个理解者和帮扶者。我不喜欢用格局这样的字眼去概括一个人,这世上有多少人,便有多少格局,我无意用自己的道德观去评判他人,因为我不见得比别人高尚,但我愿与同路人去创设这样的一种境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不是在丰盈他人,恰是成全了自己。 二、一个成长的农村老师要真诚对待他的学生 “天哪,我要崩溃了,面对那些顽劣不知上进的孩子,我要付出爱和真诚该多难,”无数次这样想过。喜欢一个好学生是容易的,可是怎样毫无成见地去爱一个整日折磨你的人?如果这样你还没有成长,如果你的内心足够温厚,你会发现你足可以盛纳下孩子们的那些曾让你抓狂的举动,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他人性的闪光点。你只需对所有的孩子有一種态度就好,那就是爱和暖。这是唯一不变的语言,也是一定可以打开心门的钥匙。不是少了呵斥,而是批评更有力度,不是仅仅拉近彼此的距离,而是相互信任,真诚以对。是可以抚摸你的头发,也能给你一个有力的拥抱。不再遮掩自己的笑容,而是和你一起笑得露出隐藏太深太久的酒窝儿。 三、一个成长的农村老师要给学生美好的人格 一个人能走得多远是由它的格局来决定的。我不希望学生是一群功利心太重的利己主义者,有些学生虽然最终选择了人文学科,但我希望学生尽最大努力去涉及理科的知识素养,一个优秀的人是能包容下世界的人。我希望学生不盲从老师们的思想,我们已经走过了多年的教学历程,我们正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学生或许比我们更懂得这世界。希望学生有独立的思想和质疑的精神,思考自然界的规则,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真正的教师,教给学生最宝贵的知识是能在未来社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勇敢,担当,不抱怨,以温柔之心去对待这个世界,生活得更美好。 四、一个成长的农村老师应该致力于为学生创造生动而美好的课堂 课堂是我们老师一生为之奋斗的地方,学生的很多价值观和对某一学科的热爱,都是在课堂上形成的。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体会生活的真、善、美。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立的人格思想,教师的思想是一个火把,是点燃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的引领者,在学生的心灵投射下追求真知、敬畏真理的品质,而非成为一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追随者,淹没在盲从和无知的洪流中。创设思考的情景,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的火花,展示自信的风采。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课堂,爱上最好的自己。 以取得成功为追求的成长既不会成长也不会成功,以成长为目的的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们的成长是内隐的,体现在谈吐里,长在气质里,蕴藏格局里,他不是张扬的,不是人人得见的,在读过的每本书里,在走过的每一个脚步里。永不褪色,永久封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